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7年  第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地震定位的广义反演方法及计算程序
张先康, 石琳珂
1987, 5(3): 1-18.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近震P、S波到时,在任意垂直非均匀介质中利用广义反演理论确定地震事件空间位置的概率分布的方法及计算程序。做为一个例子,给出了用这个方法对滦县近场地震观测资料的数值计算结果,并与程序HYPO81所得的结果作了比较。
东北深震与华北内陆地震的相关活动
赵文峰
1987, 5(3): 19-27.
摘要:
公元1500年以来,大陆深浅源地震经历了三期同步活跃阶段,作者据深震区幔源物质对流、震源机制解认为:西太平洋板块消减于珲春上地幔内590公里并发生冲断层活动,区域应力作用于断裂带及附近,加剧了壳内的走滑、倾滑断层活动,两类地震空间从东向西、时间同步活动。
华北与西南地区b值时空扫描地震预测效能的模糊评定
黄德瑜, 林命週, 张宇霞
1987, 5(3): 28-34.
摘要:
在文献[1]中,作者对华北、西南地区十多年的地震资料进行了较系统的b值时空扫描研究,并对异常、地震与预报等问题提出了若干规定,初步建立了b值时空扫描方法的预报程式。本文主要对上述研究结果的预报效能进行模糊评分,以探讨b值时扫空描方法的预测能力。模糊评分结果表明,震级、时间和地点的平均贴近度分别为0.34,0.17和0.18;震级、时间和地点的平均清晰变分别为0.68,0.71和0.29。通过模糊评分研究,我们认为该b值时空扫描方法提取了一定的震兆信息,但目前预测能力尚有限。
重力固体潮(M2波)的海潮效应
张昭栋, 郑金涵
1987, 5(3): 35-45.
摘要:
本文在计算海潮对重力固体潮观测的影响时,把全球海域分成近区和远区两部分。其中近区采用格林函数数值积分法,在远区对gN(日)采用卷积积分法,而对gE(日)利用函数级数拟合全球海潮潮高的球函数展开法。最后计算了北京、兰州和拉萨的重力固体潮观测值的海潮改正。
用概率方法定义抗震设计中的“小震”与“大震”
高小旺, 鲍霭斌
1987, 5(3): 46-51.
摘要:
本文对华北、西北、西南45个城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对贯彻"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中的"小震"与"大震"给出了具体定义。
岩体体应变连续观测数据的干扰周期分析
张绍治, 刘苏
1987, 5(3): 52-57.
摘要:
本文通过岩体体积应变连续动态观测数据的干扰周期分析,以消除长周期干扰影响。进一步排除固体潮汐变,可统计噪声水平和检测体应变短期异常信息。通过解剖卓越干扰周期,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数据观测质量。
大华北ML≥4.5级地震序列型式初步研究
夏浩明
1987, 5(3): 58-73.
摘要:
本文给出了1970年以来大华北84个ML≥4.5级地震序列,并将其划分为12种序列型式,3种蕴震型式,2种发震型式和3种变化型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这一工作有助于大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永年台水管倾斜仪干扰研究和菏泽5.9级地震的短期异常
封弼君, 陈绍绪
1987, 5(3): 74-81.
摘要:
河北省南部永年地震台建于1976年,1977年4月开始用长水管倾斜仪进行地倾斜连续观测,水管倾斜仪由构成120度夹角的NS·EW两分量组成,跨距60米。本文对正常观测的1979年至1983年共60个月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该台资料主要干扰源为降雨和地面温度的周年变化和地下水位变化。经过资料分析处理获得菏泽5.9级地震前的短期异常信息。
对承德地倾斜台潮波因子r值的分析
王川华, 杜锡武, 任丽君
1987, 5(3): 82-87.
摘要:
本文从台址、工作条件、观测精度等方面对承德地倾斜台的观测资料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肯定了该台资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认为1984年9月初-1985年2月初出现的r因子"U"型异常变化及随后发生的地倾斜的变化不是仪器因素或环境条件干扰的结果,对它的成因作了一些推测性的模拟解释,认为可能是台站近区断层的一次无震蠕滑事件。
冀中古潜山地下水中阳离子键参数规律的初步研究
王永才
1987, 5(3): 88-93.
摘要:
本文通过对冀中古潜山地下热水中主要阳离子Na+、Ca++、Mg++浓度与它们的键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Na+、Ca++、Mg++浓度的对数与键参数成直线关系,即LogMi=a+bL(X、z/r、z2/r)。a、b值是与地球化学环境有关的常数,特别是b值能反映地下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探索地震预报值得重视的一个参数。
灵武5.6级地震测震学前兆的反应
赵知军, 董卫国
1987, 5(3): 94-99.
摘要:
1984年11月23日,在宁夏灵武县境内的同一地点发生了两次地震。由于宁夏境内绝大部分微震仪记录振幅出格,所以我们采用半几何法求得了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并用和达法求得震源深度。用银川基准台的DK-1和513型仪器记录,并参照微振仪记录振幅出格后测定震级的几种方法求得震级ML
水气软取样装置的选材
孙香荣, 冯玮
1987, 5(3): 100-104.
摘要:
目前采用玻璃容器采集地下水样品有许多缺陷,为改善采样条件,提高观测质量,作者经过调研,和多项原材料性能试验比较,以及采用初型的取样装置实际取样对比观测,认为采用聚乙烯/莎林/尼龙三层共挤复合膜作为软取样装置的原材料为好。并提出了软取样装置定型设想。
J2-1井水位1985年下降原因的探讨
韩永祯, 刘忠佩
1987, 5(3): 105-109.
摘要:
本文通过J2-1井地下水位与大同二电厂井群开采降深的相关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定量研究这种影响程度,用水动力学原理计算了电厂井群下降漏斗对J2-1井水位的理论干涉量。计算结果表明干涉量与J2-1井水位的实际下降量基本一致。认为J2-1井水位1985年的下降原因主要是二电厂井群大量开采所致。
热水某些化学组分测试条件初探
张根深
1987, 5(3): 110-113.
摘要:
本文就热水中某些化学组分做了采样后立即测定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对Ca2+、Mg2+、HCO3-的测定结果基本反映了井口水样的真实含量。文中还针对影响热水pH值测定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办法。
动物习性定量观测初步探讨
任佩科, 阎胜三, 阎田森, 刘绍宗, 孟秀玉
1987, 5(3): 114-118.
摘要:
我们于1982年曾开展了"鲶鱼的行为活动与地震关系"的试验研究,并研制了震前鲶鱼活动性的自动观测系统。1984年开展对鸡、鸽、虎皮鹦鹉、小白鼠等的定量观测试验,初步观测结果表明:在某些地方性强余震前动物的习性活动性量值出现明显增高,其活动重心发生改变,这有可能为地震预报提供一定的信息。
《华北地震科学》编委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召开
曹宗普
1987, 5(3): 119-119.
摘要:
在《华北地震科学》创刊五周年之际,本刊编委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于1987年8月13日至8月15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召开。《华北地震科学》编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