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莉婵, 毛国良, 王宁, 李冬圣, 蔡玲玲, 王亚玲.
多种方法综合测定河北昌黎ML4.5地震震源深度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1): 49-5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1.007
|
[2] |
王磊, 杨彦明, 郅惠, 倪铭, 王勇, 徐岩.
内蒙古数字地震台网快速测定速报震级结果评估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1): 70-7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1.010
|
[3] |
宋秀青, 游秀珍, 刘芳, 刘双庆, 朱元清.
区域地壳速度模型对准确测定地震参数的重要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2): 27-3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2.005
|
[4] |
樊冬, 崔东华.
单台测定中强震震级偏差的修正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3): 45-4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3.010
|
[5] |
龚永俭, 程立康, 李越, 马义山, 马丽丽.
断层土壤气CO2含量快速测定法关键问题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1): 47-5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1.009
|
[6] |
高景春, 赵英萍, 徐志国, 毛国良, 张从珍, 李冬圣.
河北省测震台网中小地震矩震级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2): 1-5.
|
[7] |
林眉, 王洪水, 冀东普, 郑建常.
莒县-郯城地区地壳厚度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36-38.
|
[8] |
夏忠, 冯志生, 稽才建, 李飞.
分量核旋仪分量线圈装置误差的测定与修正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2): 54-58.
|
[9] |
山长仑, 张玲, 李永红, 张坤.
对数字地震记录用速度与位移测定近震震级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4): 65-72.
|
[10] |
张从珍, 刘继禄, 陈立强.
京西北地区近震波速、平均波速比及地壳厚度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2): 70-75.
|
[11] |
高景春, 胡斌, 张从珍.
用相对定位法精细测定张北地震序列的时空参数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1): 42-46,53.
|
[12] |
吴景春.
利用最大熵原理估算华北地区中强震的重现期和未来100年内发震概率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4): 115-116.
|
[13] |
王盛泽.
联合测定乌鲁木齐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震源参数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1): 65-72.
|
[14] |
郑云贞, 王吉易, 刘允清.
荷泽5.9级地震前邯郸地区水氡异常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1): 88-90.
|
[15] |
祁英男, 刘建中, 毛吉震.
用声发射法测定唐山地区历史地壳应力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40-346.
|
[16] |
张宝民, 康吉成, 刘永新.
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深井水F-浓度的实验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73-176.
|
[17] |
林怀存, 郭爱香.
山东半岛地区地壳厚度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18-124.
|
[18] |
林怀存, 刘洪瑞, 蒋海昆.
菏泽地区地壳厚度和某些参数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94-98.
|
[19] |
张寿康, 张碧晖, 左素军.
井下与地面地震观测对比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79-84.
|
[20] |
阮有杰, 孙香荣.
深井水中硫酸根测定方法的改进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7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