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下载排行

1
GNSS不同类型实验观测墩对不同类型噪声幅值影响分析
夏峰, 张锐, 冯胜涛, 周伟
2014, 32(2): 39-4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08
2
无人机地震灾情监测系统在四川高原山区的应用研究
程奕, 柏江玲
2014, 32(2): 36-3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07
3
聊城——兰考断裂带及其邻区现代地壳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魏光兴, 周翠英, 侯海峰, 吴庭章, 赵兴兰, 刁守忠
1985, 3(2): 19-39.
4
太行山、燕山主要隆起于第四纪
吴忱, 张秀清, 马永红
1999, 17(3): 1-7.
5
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长度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
陈达生
1984, 2(2): 26-32.
6
供水水池的震害预测
裴宗厂, 刘尧兴, 王晓青, 刘鹏
2005, 23(2): 28-31.
7
GMT绘制GPS速度场的应用
占伟, 孟宪刚, 刘志广
2010, 28(3): 61-64.
8
华北地区震源断层与深浅构造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四昌, 赵军, 刁桂苓
1995, 13(3): 1-10.
9
近年首都圈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特征分析
兰从欣, 邢成起, 苗春兰, 岳晓媛, 郭心, 袁学明
2005, 23(4): 21-25.
10
岫岩地震序列的平均波速比前兆异常
刁桂苓, 周仕勇, 刘杰, 张学民, 李晓峰, 张民
2005, 23(4): 1-5.
11
郯庐断裂带下辽河-莱州湾段与潍坊-嘉山段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对比
晁洪太, 王志才, 刘西林
1999, 17(2): 36-42.
12
山东中部一条明显的北西向中强地震带
晁洪太, 李家灵, 崔昭文, 王志才, 杜宪宋
1998, 16(2): 23-29.
13
利用漳州深井4分量钻孔应变求测区应变场
王紫燕, 刘序俨, 钟继茂
2012, 30(3): 22-26.
14
用Pg波走时重建华北地区结晶基底速度及时间项图像
宋占隆, 杨卓欣, 石金虎, 张先康, 李松林, 杨健
1997, 15(2): 9-16.
15
华北山地地貌面与新生代构造运动
吴忱, 张秀清, 马永红
1996, 14(4): 40-50.
16
线性连续变化非弹性介质中地震波射线轨迹与走时研究
赵国敏, 白云, 张中杰, 滕吉文, 孟补在, 黄玉国
1994, 12(2): 49-54.
17
河北省数字地震台网子台地动噪声分析
孙晴, 张新东, 张双凤, 闫俊岗
2007, 25(2): 51-54.
18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巨灾风险防范——我国地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实证分析
李永
2005, 23(4): 45-49.
19
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在天津市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应用
王建国, 崔晓峰, 陈化然, 栗连弟, 吴强, 荣跃华
2006, 24(3): 56-60.
20
安徽省防震减灾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蒋春曦, 谢庆胜, 李毅军, 李罡风
2006, 24(3): 29-32.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