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根深, 王永才.
冀中映震灵敏点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灵敏组分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1): 42-51.
|
[2] |
王永才, 李秀琴, 张根深, 刘永新.
冀中地区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2): 51-58.
|
[3] |
邓禹仁.
"华北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场与地震活动关系"课题验收鉴定会在京举行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4): 65-65.
|
[4] |
唐铭麟.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孕震模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71-81.
|
[5] |
蒋溥, 吴玉庚, 范垂宏.
邢台地区强震效应的地质条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86-201.
|
[6] |
陈正品, 肖文成, 王华.
鲁西地下水、气异常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76-80.
|
[7] |
邓禹仁, 李秀英, 相里辰.
唐山地震构造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59-167.
|
[8] |
邓禹仁.
D函数在水文地球化学震兆信息提取上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51-57.
|
[9] |
鄂秀满.
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系统的现状与前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68-172.
|
[10] |
张裕明.
可可托海-二台断层第四纪活动的地表特征和粘滑运动的地质证据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45-52.
|
[11] |
万世红, 夏浩明.
大华北第四活动期地震活动的新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17-119.
|
[12] |
沈传义, 周相泉.
临盘油田地震前后油、水井动态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99-101.
|
[13] |
K.-K.Liu, T.-F.Yui, Y.-H.Yeh, B.-B.Tsai, T.-L.Teng, 王吉易.
台湾北部地下水中氡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14-23.
|
[14] |
G.M.Varshal, G.A.Sobolev, V.L.Barsukov, A.V.Koitsov, B.I.Kostin, T.F.Kudinova, Yu.I.Stakheyev, S.p.Tretyakova, 曹宗普, 邓禹仁.
力学加载时岩石中析出的挥发份可能是震前水文地球化学异常源(大规模模拟试验结果)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63-71,92.
|
[15] |
V.L.Barsukov, G.M.Varshal, N.S.Zamokina, 张根深.
苏联水文地球化学地震预报研究的最新成果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1-8.
|
[16] |
张德元, 赵根模.
任丘油田地质构造与注水诱发地震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04-110.
|
[17] |
贾化周, 董守玉, 万迪堃, 王吉易.
我国地震地下水工作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15-18.
|
[18] |
吴宣, 刘一鸣.
任丘油田地下液体流动情况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63-69.
|
[19] |
邓禹仁, 董守玉.
深层地下热水水位变化的物理化学机理初步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53-58.
|
[20] |
万迪堃, 董守玉, 贾化周, 黄保大.
冀中深井水位趋势性上升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1): 4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