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5卷 第3期
2007, 25(3): 1-5.
摘要:
本研究给出了针对地震序列较强余震发生时间进行快速预测的一种方法, 即最小二乘拟合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拟合预测模型的建立、预测模型的各种可信性检验及模型预测等内容。震例研究表明, 该方法在大(强)地震现场震情分析中可望发挥积极作用。
本研究给出了针对地震序列较强余震发生时间进行快速预测的一种方法, 即最小二乘拟合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拟合预测模型的建立、预测模型的各种可信性检验及模型预测等内容。震例研究表明, 该方法在大(强)地震现场震情分析中可望发挥积极作用。
2007, 25(3): 6-10,33.
摘要:
本系统借助网络资源, 把人们对地震的感觉、看到建筑物震害程度、以及地表破坏和生命线破坏现象迅速地收集、处理和分析, 这样可以快速验证和修正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基于地震应急数据库给出的地震影响和灾情评估结果, 为地震的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并阐述了主要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灾情收集分析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架, 介绍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同时给出在ORACLE、Weblogic和WebGIS平台上的C/S及B/S实现的解决方案。
本系统借助网络资源, 把人们对地震的感觉、看到建筑物震害程度、以及地表破坏和生命线破坏现象迅速地收集、处理和分析, 这样可以快速验证和修正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基于地震应急数据库给出的地震影响和灾情评估结果, 为地震的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并阐述了主要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灾情收集分析处理系统的基本构架, 介绍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同时给出在ORACLE、Weblogic和WebGIS平台上的C/S及B/S实现的解决方案。
2007, 25(3): 11-14.
摘要:
以太阳黑子数、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数据和全球7级以上地震应变释放量作为预测因子, 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建模预测中国华北地区年度地震强度, 预测准确率为0.93,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以太阳黑子数、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数据和全球7级以上地震应变释放量作为预测因子, 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建模预测中国华北地区年度地震强度, 预测准确率为0.93,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2007, 25(3): 15-19.
摘要: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M8.7级地震时, 我国大量的形变、地下水位等台站记录到了丰富的同震效应, 河北省的前兆观测资料多数也出现明显的同震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境内前兆资料的同震变化特征, 认为印尼M8.7级地震可能使河北省中东部地区产生了断层的错动, 促使一年半后发生文安M5.1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M8.7级地震时, 我国大量的形变、地下水位等台站记录到了丰富的同震效应, 河北省的前兆观测资料多数也出现明显的同震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境内前兆资料的同震变化特征, 认为印尼M8.7级地震可能使河北省中东部地区产生了断层的错动, 促使一年半后发生文安M5.1级地震。
2007, 25(3): 20-27.
摘要: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空间相关分析法, 研究分析了广平台1982-2006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 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给出了适用于广平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 为今后广平台依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空间相关分析法, 研究分析了广平台1982-2006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 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给出了适用于广平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 为今后广平台依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2007, 25(3): 28-33.
摘要:
在简要地介绍比较了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集集地震大量强震记录进行各种变换分析比较, 以探求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强震记录分析中应用的前景。通过对集集地震60条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的强震纪录, 分别作傅立叶频谱、希尔伯特-黄边际谱和能量密度谱分析, 列表归纳对比显示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强震记录处理中基本表现出和其他变换相同的趋势, 并有其新特点, 能体现出强地震动的瞬时特性, 是对现有强震数据处理方法重要的补充。
在简要地介绍比较了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集集地震大量强震记录进行各种变换分析比较, 以探求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强震记录分析中应用的前景。通过对集集地震60条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的强震纪录, 分别作傅立叶频谱、希尔伯特-黄边际谱和能量密度谱分析, 列表归纳对比显示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强震记录处理中基本表现出和其他变换相同的趋势, 并有其新特点, 能体现出强地震动的瞬时特性, 是对现有强震数据处理方法重要的补充。
2007, 25(3): 34-36.
摘要:
我国地震工作者长期的探索与努力, 证明了地震短临预报是有可能做到的。但地震的复杂性决定了前兆信息的复杂性, 使得我们的地震短临预报面临着一些困境, 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我国地震工作者长期的探索与努力, 证明了地震短临预报是有可能做到的。但地震的复杂性决定了前兆信息的复杂性, 使得我们的地震短临预报面临着一些困境, 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2007, 25(3): 37-41.
摘要:
处理了北京地区GPS连续站的数据, 发现京郊一些土层连续站水平分量变化和基岩站差别不大, 垂直分量与基岩站不完全一致。利用北京地区GPS连续站的观测数据结合北京地区周围10个IGS站, 用GAMIT软件进行解算, 讨论了土层连续站数据在地震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处理了北京地区GPS连续站的数据, 发现京郊一些土层连续站水平分量变化和基岩站差别不大, 垂直分量与基岩站不完全一致。利用北京地区GPS连续站的观测数据结合北京地区周围10个IGS站, 用GAMIT软件进行解算, 讨论了土层连续站数据在地震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2007, 25(3): 42-46.
摘要:
分析了九江地震灾害特征和产生灾害的原因, 提高了对建筑抗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针对旧房改造和重建, 结合新农村建设, 提出了建筑物抗震鉴定和加固方法, 为本地区的抗震设防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分析了九江地震灾害特征和产生灾害的原因, 提高了对建筑抗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针对旧房改造和重建, 结合新农村建设, 提出了建筑物抗震鉴定和加固方法, 为本地区的抗震设防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2007, 25(3): 47-49.
摘要:
历史上苏门答腊大震与台湾大震有呼应性, 故2004年苏门答腊发生巨震后, 我们在2005年曾预测台湾南端及附近海域可能会发生7级地震, 结果2006年12月26日在台湾南端恒春附近海域发生了7.2级地震。本文是预测性回顾。
历史上苏门答腊大震与台湾大震有呼应性, 故2004年苏门答腊发生巨震后, 我们在2005年曾预测台湾南端及附近海域可能会发生7级地震, 结果2006年12月26日在台湾南端恒春附近海域发生了7.2级地震。本文是预测性回顾。
2007, 25(3): 50-52.
摘要:
针对近几年马陵山地震台的数字化地形变资料, 参照台站仪器工作日志, 排除了人为干扰、气象因素等台站已知干扰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总结了本台数字化地形变日值分钟值曲线在震前出现的几种异常图象。
针对近几年马陵山地震台的数字化地形变资料, 参照台站仪器工作日志, 排除了人为干扰、气象因素等台站已知干扰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总结了本台数字化地形变日值分钟值曲线在震前出现的几种异常图象。
2007, 25(3): 53-57.
摘要:
结合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分析了城市地震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 并结合地震应急管理的过程, 对不同组织在地震应急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在不同地震应急阶段的应急对策。
结合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分析了城市地震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 并结合地震应急管理的过程, 对不同组织在地震应急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在不同地震应急阶段的应急对策。
2007, 25(3): 58-61.
摘要:
时光荏苒, 往事并不如烟, 唐山地震这场大自然强加给冀东大地的空前浩劫, 虽31年过去, 却历历在目, 刻骨铭心地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忆唐山地震前后那段紧张而悲痛的日子, 不由想起在地震中牺牲的10位台站和地震地质组的同志们, 以及当年共同战斗的战友。那一代的中青年人, 如今已步入退休者的行列, 有的则已辞别人世。其中让我深深怀念的是老局长刘长垣同志, 他那慈祥宽厚的长者形象经常浮现在眼前。他平易近人, 诚挚亲切, 受到全局职工的爱戴。记得1986年秋, 河北省地震局在石家庄市召开"邢台地震二十周年, 唐山地震十周年纪念大会", 大会伊始, 会场突然爆发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原来, 离开河北省地震局近10年的刘长垣老局长正步履蹒跚地向主席台走去, 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都兴奋地喊着"刘局长来了!", "刘局长您好!"。这种热烈的情景充分显示了全局职工对老局长深深的热爱和眷念, 感人至深。
时光荏苒, 往事并不如烟, 唐山地震这场大自然强加给冀东大地的空前浩劫, 虽31年过去, 却历历在目, 刻骨铭心地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忆唐山地震前后那段紧张而悲痛的日子, 不由想起在地震中牺牲的10位台站和地震地质组的同志们, 以及当年共同战斗的战友。那一代的中青年人, 如今已步入退休者的行列, 有的则已辞别人世。其中让我深深怀念的是老局长刘长垣同志, 他那慈祥宽厚的长者形象经常浮现在眼前。他平易近人, 诚挚亲切, 受到全局职工的爱戴。记得1986年秋, 河北省地震局在石家庄市召开"邢台地震二十周年, 唐山地震十周年纪念大会", 大会伊始, 会场突然爆发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原来, 离开河北省地震局近10年的刘长垣老局长正步履蹒跚地向主席台走去, 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都兴奋地喊着"刘局长来了!", "刘局长您好!"。这种热烈的情景充分显示了全局职工对老局长深深的热爱和眷念, 感人至深。
2007, 25(3): 62-64.
摘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一个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其前身是1951年5月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70年4月隶属国家地震局, 1978年1月改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8年再度改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社会公益型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地质、活动构造、地球物理、现今地球动力学、地震和火山的形成机理及其灾害预测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一个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其前身是1951年5月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70年4月隶属国家地震局, 1978年1月改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8年再度改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社会公益型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地质、活动构造、地球物理、现今地球动力学、地震和火山的形成机理及其灾害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