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8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2020, 38(4): 1-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1
摘要:
以唐山中心城区及周边快速城镇化乡镇为研究示范,以该范围内的居住用房为研究对象,利用Google Earth影像、互联网地图、各类房产商业网站、街景等各类网络资源,借助ArcGIS、API和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房屋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所需的结构类型、各结构类型的面积、空间分布等核心属性信息;在此基础上,简略分析了研究区房屋抗震能力状况,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生产及更新和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提供方法支持。
以唐山中心城区及周边快速城镇化乡镇为研究示范,以该范围内的居住用房为研究对象,利用Google Earth影像、互联网地图、各类房产商业网站、街景等各类网络资源,借助ArcGIS、API和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房屋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所需的结构类型、各结构类型的面积、空间分布等核心属性信息;在此基础上,简略分析了研究区房屋抗震能力状况,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生产及更新和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提供方法支持。
2020, 38(4): 8-1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2
摘要: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河北省有史以来4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类型,并结合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北省地震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孤立型地震次之;②地震序列类型在空间分布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③河北省有记载以来M≥4.0地震共计328次,其中有287次地震可确定地震类型,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可以将河北省划分为7个不同的地震类型分区,为震后河北省地震序列早期趋势判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系统地整理和分析了河北省有史以来4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类型,并结合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北省地震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孤立型地震次之;②地震序列类型在空间分布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③河北省有记载以来M≥4.0地震共计328次,其中有287次地震可确定地震类型,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可以将河北省划分为7个不同的地震类型分区,为震后河北省地震序列早期趋势判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20, 38(4): 15-20, 2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3
摘要:
为了探寻中外应急文化的差异,以灾难影片的视角对109部中外灾难片中的应急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从应急意识、应急主体、应急评价与问责等4个维度系统性地总结了中外灾难片应急文化差异,并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地理位置因素是造成中外应急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挖掘西方灾难片中值得学习的志愿者文化和问责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为了探寻中外应急文化的差异,以灾难影片的视角对109部中外灾难片中的应急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从应急意识、应急主体、应急评价与问责等4个维度系统性地总结了中外灾难片应急文化差异,并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地理位置因素是造成中外应急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挖掘西方灾难片中值得学习的志愿者文化和问责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0, 38(4): 21-2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4
摘要:
针对震后应急信息展示缺乏动感,元素表现不够灵活的问题,以Card模型为基础,DataV为可视化工具,按照信息采集、信息整合和信息展现设计3个步骤,从应急数据获取期的3个阶段选择部分信息进行可视化界面示例设计,探讨了未来发展信息可视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震后应急信息展示缺乏动感,元素表现不够灵活的问题,以Card模型为基础,DataV为可视化工具,按照信息采集、信息整合和信息展现设计3个步骤,从应急数据获取期的3个阶段选择部分信息进行可视化界面示例设计,探讨了未来发展信息可视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2020, 38(4): 28-3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5
摘要:
针对云南省地震局互联网门户网站系统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模拟攻击,通过单台短时间内发送大量SYN Flood包分别检测网络与服务运行情况,从交换机端口镜像获取数据包分析攻击特性,从而检测网络流量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结合安全软件、硬件资源针对门户网站系统安全提出防护措施建议,对网络中存在的信息安全漏洞进行修复,提高网络信息安全。
针对云南省地震局互联网门户网站系统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模拟攻击,通过单台短时间内发送大量SYN Flood包分别检测网络与服务运行情况,从交换机端口镜像获取数据包分析攻击特性,从而检测网络流量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结合安全软件、硬件资源针对门户网站系统安全提出防护措施建议,对网络中存在的信息安全漏洞进行修复,提高网络信息安全。
2020, 38(4): 34-4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6
摘要:
通过网格化布点野外流动监测的方法,测量了汤阴地堑南部土壤CO2含量,分析了土壤CO2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O2的含量介于0.07%~5%之间,背景值为0.6%,异常阈值为2.35%;汤阴地堑南部土壤CO2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低、中东部高的基本特征,与研究区自西向东覆盖层厚度增大的趋势相对应;中、东部区域CO2高值异常点主要沿断裂带分布,汤东断裂活动性最强,汤西断裂、汤中断裂活动性较弱;研究区域土壤CO2含量主要受断裂构造、沉积层、地表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气体高值点主要分布在断裂及其附近表明活动断裂是地球内部气体释放的通道,CO2是活动构造的有效示踪剂。
通过网格化布点野外流动监测的方法,测量了汤阴地堑南部土壤CO2含量,分析了土壤CO2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O2的含量介于0.07%~5%之间,背景值为0.6%,异常阈值为2.35%;汤阴地堑南部土壤CO2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部低、中东部高的基本特征,与研究区自西向东覆盖层厚度增大的趋势相对应;中、东部区域CO2高值异常点主要沿断裂带分布,汤东断裂活动性最强,汤西断裂、汤中断裂活动性较弱;研究区域土壤CO2含量主要受断裂构造、沉积层、地表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气体高值点主要分布在断裂及其附近表明活动断裂是地球内部气体释放的通道,CO2是活动构造的有效示踪剂。
2020, 38(4): 42-4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7
摘要:
通过长短时平均(STA/LTA)方法、固定时窗AIC法、长短时平均(STA/LTA)与固定时窗AIC结合法、基于小波系数的W-AIC法等4种方法研究地震初至波P波的自动捡拾,结合所研究的地震记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通过对比误差发现:长短时平均(STA/LTA)和固定时窗AIC结合法,既避免了长短时平均(STA/LTA)法的将背景噪声误捡拾为初至波的误捡拾,又解决了固定时窗AIC法对初动幅值较小捡拾效果不佳的问题,是较为理想的初至波捡拾方法。
通过长短时平均(STA/LTA)方法、固定时窗AIC法、长短时平均(STA/LTA)与固定时窗AIC结合法、基于小波系数的W-AIC法等4种方法研究地震初至波P波的自动捡拾,结合所研究的地震记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通过对比误差发现:长短时平均(STA/LTA)和固定时窗AIC结合法,既避免了长短时平均(STA/LTA)法的将背景噪声误捡拾为初至波的误捡拾,又解决了固定时窗AIC法对初动幅值较小捡拾效果不佳的问题,是较为理想的初至波捡拾方法。
2020, 38(4): 49-5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8
摘要:
为定量分析地电断面解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将蒙特卡洛误差传播方法引入到模拟退火法的计算中,初步提出了对模拟退火法求解结果进行置信区间计算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以大柏舍台为例,利用RES1D软件得到电测深自动解释结果,并根据需求适当调整层参数作为模拟退火过程的初始模型,借助蒙特卡洛误差传播方法计算反演结果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蒙特卡洛误差传播方法可以较好地获得地电断面解的置信区间,从而定量展示模拟退火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地电断面解的置信范围;大柏舍台地电阻率夏天高值、冬天低值以及近年来的趋势上升变化与气温、降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这与一维影响系数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电断面解的可靠性。
为定量分析地电断面解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将蒙特卡洛误差传播方法引入到模拟退火法的计算中,初步提出了对模拟退火法求解结果进行置信区间计算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以大柏舍台为例,利用RES1D软件得到电测深自动解释结果,并根据需求适当调整层参数作为模拟退火过程的初始模型,借助蒙特卡洛误差传播方法计算反演结果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蒙特卡洛误差传播方法可以较好地获得地电断面解的置信区间,从而定量展示模拟退火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地电断面解的置信范围;大柏舍台地电阻率夏天高值、冬天低值以及近年来的趋势上升变化与气温、降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这与一维影响系数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电断面解的可靠性。
2020, 38(4): 55-6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9
摘要:
选取钟祥台2018年的部分连续波形记录数据,利用去趋势涨落分析方法(简称DFA方法)研究该台台基噪声,涉及到单纯的地动噪声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噪声非平稳特征,主要研究其三分向标度指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无地震时噪声具有长程相关性,表现为序列内部的相似度,地震发生时压制了地动噪声,水平向的标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垂直向,这可能与地震的方位有关。
选取钟祥台2018年的部分连续波形记录数据,利用去趋势涨落分析方法(简称DFA方法)研究该台台基噪声,涉及到单纯的地动噪声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噪声非平稳特征,主要研究其三分向标度指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无地震时噪声具有长程相关性,表现为序列内部的相似度,地震发生时压制了地动噪声,水平向的标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垂直向,这可能与地震的方位有关。
2020, 38(4): 61-6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0
摘要:
针对南黄海地区地震空间分布及地震构造的区域性特点,选取2013—2018年江苏测震台网记录到的52次南黄海地区的地震事件,采用日常定位方法(即单纯形、HypoSAT和LocSAT)分别在iasp91及华南速度模型下对其震源深度进行重新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南黄海地震进行深度测定时,随着空隙角增大,几种参数配置下的深度测定值的稳定性均有所减小,单纯形法对速度模型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但与空隙角大小关联更为密切;两种模型下,LocSAT定位结果均无明显优势深度,且受震相因素影响明显,HypoSAT方法适用范围相对较宽,计算结果稳定,配置iasp91模型则更适合于南黄海地震的震源深度测定。
针对南黄海地区地震空间分布及地震构造的区域性特点,选取2013—2018年江苏测震台网记录到的52次南黄海地区的地震事件,采用日常定位方法(即单纯形、HypoSAT和LocSAT)分别在iasp91及华南速度模型下对其震源深度进行重新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南黄海地震进行深度测定时,随着空隙角增大,几种参数配置下的深度测定值的稳定性均有所减小,单纯形法对速度模型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但与空隙角大小关联更为密切;两种模型下,LocSAT定位结果均无明显优势深度,且受震相因素影响明显,HypoSAT方法适用范围相对较宽,计算结果稳定,配置iasp91模型则更适合于南黄海地震的震源深度测定。
2020, 38(4): 68-7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1
摘要:
为解决凉城地震台地震计受气流扰动、温度变化等因素产生的无规则漂移问题,研制了保温防风箱;通过分析安装保温防风箱前后地震记录波形、台基的平均噪声水平,得出保温防风箱对空气和温度干扰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该保温降噪技术可为其他台站减少自然环境干扰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为解决凉城地震台地震计受气流扰动、温度变化等因素产生的无规则漂移问题,研制了保温防风箱;通过分析安装保温防风箱前后地震记录波形、台基的平均噪声水平,得出保温防风箱对空气和温度干扰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该保温降噪技术可为其他台站减少自然环境干扰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2020, 38(4): 72-7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2
摘要:
针对易县伸缩仪EW向2019年3月8日出现的张性异常,从洞室环境、仪器系统、供电系统和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具有穿透能力的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光谱信息丰富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通过人工解译、统计分析方法和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台站周边地面环境变化和确定干扰源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采石场和土石场地面荷载变化对伸缩仪观测的影响,结果显示此项异常为周围环境干扰引起的地面荷载变化所致。
针对易县伸缩仪EW向2019年3月8日出现的张性异常,从洞室环境、仪器系统、供电系统和环境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具有穿透能力的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光谱信息丰富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通过人工解译、统计分析方法和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台站周边地面环境变化和确定干扰源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采石场和土石场地面荷载变化对伸缩仪观测的影响,结果显示此项异常为周围环境干扰引起的地面荷载变化所致。
2020, 38(4): 78-8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3
摘要:
对兴济地震台地电阻率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干扰有5种:观测系统干扰、场地环境干扰、自然环境干扰、人为干扰以及地球物理事件干扰;针对观测场地环境及自然环境干扰原因及数据曲线特征着重进行分析,查找地电阻率观测干扰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排除干扰的解决方法,以期达到为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处理、干扰识别及排除干扰提供参考。
对兴济地震台地电阻率多年的观测资料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干扰有5种:观测系统干扰、场地环境干扰、自然环境干扰、人为干扰以及地球物理事件干扰;针对观测场地环境及自然环境干扰原因及数据曲线特征着重进行分析,查找地电阻率观测干扰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排除干扰的解决方法,以期达到为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处理、干扰识别及排除干扰提供参考。
2020, 38(4): 86-9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4
摘要:
综述了中国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其推广应用也得到重视;重点介绍了常用的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及其减隔震原理,并对基于不同减隔震原理的减震和隔震装置进行讨论;最后对中国未来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综述了中国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其推广应用也得到重视;重点介绍了常用的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及其减隔震原理,并对基于不同减隔震原理的减震和隔震装置进行讨论;最后对中国未来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2020, 38(4): 92-9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5
摘要:
分析了2020年以来天津地区流体观测项目汉1井水温畸变和王3井水位异常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两口井异常的预测指标;根据汉1井水温畸变和王3井水位异常,流体学科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但仍比所发生的古冶MS5.1地震震级偏低。通过与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地震前天津地区出现的异常相比较,虽然数量上相当,但异常信度低,经验预报仅能将震级提高到MS4.5左右;文安MS5.1地震前,王3、王4井水汞高值提供给我们一些5级地震信息,而此次古冶MS5.1地震则没有发现类似情况,同时台网观测项目的增多也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的异常信息。这些不仅说明了经验预测的局限性,也体现了台网信息检测能力不足。
分析了2020年以来天津地区流体观测项目汉1井水温畸变和王3井水位异常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两口井异常的预测指标;根据汉1井水温畸变和王3井水位异常,流体学科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但仍比所发生的古冶MS5.1地震震级偏低。通过与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地震前天津地区出现的异常相比较,虽然数量上相当,但异常信度低,经验预报仅能将震级提高到MS4.5左右;文安MS5.1地震前,王3、王4井水汞高值提供给我们一些5级地震信息,而此次古冶MS5.1地震则没有发现类似情况,同时台网观测项目的增多也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的异常信息。这些不仅说明了经验预测的局限性,也体现了台网信息检测能力不足。
2020, 38(4): 99-10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6
摘要:
通过对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期间丰宁地震台地磁数据分析时发现,唐山古冶MS5.1地震前,丰宁地震台磁测深视电阻率累加异常,同时发现文安地震台、平谷地震台、静海地震台同步出现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2020年5月31日丰宁地震台与文安地震台、黄壁庄地震台、昌黎地震台、红山地震台同步出现地磁逐日比高值异常;丰宁地震台磁测深视电阻率累加异常与代县地震台磁测深视电阻率出现同步异常,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形成了环首都圈异常区,逐日比高值异常形成了华北异常区。多重异常与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地磁逐日比高值区域边界曲率预示着地震将发生在唐山老震区,且具有较高的震级,与唐山古冶MS5.1地震的发生相吻合。
通过对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期间丰宁地震台地磁数据分析时发现,唐山古冶MS5.1地震前,丰宁地震台磁测深视电阻率累加异常,同时发现文安地震台、平谷地震台、静海地震台同步出现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2020年5月31日丰宁地震台与文安地震台、黄壁庄地震台、昌黎地震台、红山地震台同步出现地磁逐日比高值异常;丰宁地震台磁测深视电阻率累加异常与代县地震台磁测深视电阻率出现同步异常,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形成了环首都圈异常区,逐日比高值异常形成了华北异常区。多重异常与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地磁逐日比高值区域边界曲率预示着地震将发生在唐山老震区,且具有较高的震级,与唐山古冶MS5.1地震的发生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