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6卷 第1期
2008, 26(1): 1-7.
摘要:
分析了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2~2006年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河北省及邻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初步提出了适用于河北省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河北省以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分析了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2~2006年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河北省及邻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初步提出了适用于河北省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河北省以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2008, 26(1): 8-12.
摘要: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山东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表明,在1.0-20Hz(短周期)或0.05-20Hz(宽频带)频率范围内,Qc值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c=Q0fη,拟合得到山东地区尾波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118.7±26.8f0.94±0.14,并且选取的流逝时间越长,即时间窗越靠后,Qc值一般也越大。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山东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表明,在1.0-20Hz(短周期)或0.05-20Hz(宽频带)频率范围内,Qc值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c=Q0fη,拟合得到山东地区尾波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118.7±26.8f0.94±0.14,并且选取的流逝时间越长,即时间窗越靠后,Qc值一般也越大。
2008, 26(1): 13-16.
摘要:
在第四系覆盖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工作中,活动断层的探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目标层埋深几十米的情况下,地震映像勘探是进行断层探测的有效物探手段,结合唐山北郊热电2×300MW机组建设场地、沽源电厂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进行断层探测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第四系覆盖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工作中,活动断层的探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目标层埋深几十米的情况下,地震映像勘探是进行断层探测的有效物探手段,结合唐山北郊热电2×300MW机组建设场地、沽源电厂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进行断层探测具有明显的效果。
2008, 26(1): 17-21.
摘要:
讨论了2006年4月9日范县ML4.7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变化和预测过程。震前2005年9月~2005年12月重力场表现为趋势下降,在2006年3月重力场转折上升,表现为变化加速,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加速变化过程中。部分测点点值、测段段差值存在异常,点值和段差值的变化幅值在(30~60)×10-8 m·s-2之间。震后该区的重力异常没有恢复。重力变化可能是由该区地壳形变、地壳深部质量迁移和断层蠕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讨论了2006年4月9日范县ML4.7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变化和预测过程。震前2005年9月~2005年12月重力场表现为趋势下降,在2006年3月重力场转折上升,表现为变化加速,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加速变化过程中。部分测点点值、测段段差值存在异常,点值和段差值的变化幅值在(30~60)×10-8 m·s-2之间。震后该区的重力异常没有恢复。重力变化可能是由该区地壳形变、地壳深部质量迁移和断层蠕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2008, 26(1): 22-25.
摘要:
260型电导电极能满足日常地震观测要求,但其精度在观测高和低电导率水样时有所不同;电导池常数的标定对电导率的日常观测是非常关键的,准备一支备用电导电极以确保电导观测的精度,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
260型电导电极能满足日常地震观测要求,但其精度在观测高和低电导率水样时有所不同;电导池常数的标定对电导率的日常观测是非常关键的,准备一支备用电导电极以确保电导观测的精度,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
2008, 26(1): 26-29.
摘要:
2002年1月~2007年5月在甘肃和山西靠近关中的某些地区发生了4个ML5级多的中强地震。乾陵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其中的3个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可能与乾陵台和这4个地震震中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关,乾陵宝鸡两台地电阻率的相关计算量异常与上述4个地震也存在着一定对应特征。
2002年1月~2007年5月在甘肃和山西靠近关中的某些地区发生了4个ML5级多的中强地震。乾陵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其中的3个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可能与乾陵台和这4个地震震中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关,乾陵宝鸡两台地电阻率的相关计算量异常与上述4个地震也存在着一定对应特征。
2008, 26(1): 30-34.
摘要:
通过矢量质子磁力仪FHD-1各分量北京时21点数据、日均值数据和室内记录的温度值作相关性分析,探讨温度对线圈和产出的数据是否有影响。
通过矢量质子磁力仪FHD-1各分量北京时21点数据、日均值数据和室内记录的温度值作相关性分析,探讨温度对线圈和产出的数据是否有影响。
2008, 26(1): 35-40.
摘要:
收集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水温观测井对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Ms8.5级大震有响应的4口井水温资料。在此次地震中,北京良乡井和塔院井出现了水温突降-缓升脉冲型同震响应现象,河北三马坊井出现了震后水温缓慢升高的现象,北京昌平井则表现为震后水温阶变下降的现象。针对不同的水温响应现象,总结了前人对其机理的研究成果。水温突降-缓升型的响应机理主要有气体逸出说、井内水体热弥散说和冷水下渗说3种,而观测井水温震后效应是由于地震波作用导致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状态的变化所致。
收集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水温观测井对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Ms8.5级大震有响应的4口井水温资料。在此次地震中,北京良乡井和塔院井出现了水温突降-缓升脉冲型同震响应现象,河北三马坊井出现了震后水温缓慢升高的现象,北京昌平井则表现为震后水温阶变下降的现象。针对不同的水温响应现象,总结了前人对其机理的研究成果。水温突降-缓升型的响应机理主要有气体逸出说、井内水体热弥散说和冷水下渗说3种,而观测井水温震后效应是由于地震波作用导致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状态的变化所致。
2008, 26(1): 41-46.
摘要:
利用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短周期变化及与太阳黑子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河北地区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利用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短周期变化及与太阳黑子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河北地区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2008, 26(1): 47-51.
摘要:
通过对唐山地震气象背景分析[1],揭示了唐山和昌黎两个测站的80cm地温日变率在震前4天分别突升1.1℃和1.2℃。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天气气候分析,震中区与外围站对比分析以及滤波分析等,并论证为是来自地下深处影响所致。还对震前地温突升成因给与一定的解释。
通过对唐山地震气象背景分析[1],揭示了唐山和昌黎两个测站的80cm地温日变率在震前4天分别突升1.1℃和1.2℃。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天气气候分析,震中区与外围站对比分析以及滤波分析等,并论证为是来自地下深处影响所致。还对震前地温突升成因给与一定的解释。
2008, 26(1): 52-55.
摘要: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了ML5.5级地震,震前震中西南200km的石家庄马村站自512井水汞3月15日~5月15日出现了短期高值异常,6月3日出现了高值突跳异常。本文分析研究了文安地震前水汞的异常变化,以及1999年水汞观测以来的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震前小马村水汞的异常变化幅度较大,异常特征明显,前兆意义显著。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了ML5.5级地震,震前震中西南200km的石家庄马村站自512井水汞3月15日~5月15日出现了短期高值异常,6月3日出现了高值突跳异常。本文分析研究了文安地震前水汞的异常变化,以及1999年水汞观测以来的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震前小马村水汞的异常变化幅度较大,异常特征明显,前兆意义显著。
2008, 26(1): 56-58.
摘要: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确保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研制了数字地震台断记报警软件,实现对实时记录系统的监视。当记录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停止记录数据或记录恒值数据时,弹出报警窗口和播放报警音乐,提醒值班人员处理系统故障。几年来,该软件在红山地震台运行稳定,发挥了较大作用。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确保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研制了数字地震台断记报警软件,实现对实时记录系统的监视。当记录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停止记录数据或记录恒值数据时,弹出报警窗口和播放报警音乐,提醒值班人员处理系统故障。几年来,该软件在红山地震台运行稳定,发挥了较大作用。
2008, 26(1): 59-62.
摘要:
大部分形变仪器长年工作在山洞内,洞室的潮湿对仪器及房间内装修材料影响很大,"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投资近十万元对泰安台形变仪器专用山洞进行了改造。本文从改造内容,改造方法及改造效果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同类山洞改造提供借鉴。
大部分形变仪器长年工作在山洞内,洞室的潮湿对仪器及房间内装修材料影响很大,"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投资近十万元对泰安台形变仪器专用山洞进行了改造。本文从改造内容,改造方法及改造效果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同类山洞改造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