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温超 张合 冉志杰 彭远黔 蔡玲玲 骆艳欣

温超, 张合, 冉志杰, 彭远黔, 蔡玲玲, 骆艳欣.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13-16.
引用本文: 温超, 张合, 冉志杰, 彭远黔, 蔡玲玲, 骆艳欣.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13-16.
WEN Chao, ZHANG He, RAN Zhi-jie, PENG Yuan-qian, CAI Ling-ling, LUO Yan-xin.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APPING EXPLORATION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ITE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1): 13-16.
Citation: WEN Chao, ZHANG He, RAN Zhi-jie, PENG Yuan-qian, CAI Ling-ling, LUO Yan-xin.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APPING EXPLORATION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ITE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1): 13-16.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 河北省地震局青年地震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温超(1981-),男(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河北省地震局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315.9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APPING EXPLORATION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ITE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66
  • HTML全文浏览量:  185
  • PDF下载量:  9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7-11
  • 刊出日期:  2008-03-15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  河北省地震局青年地震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温超(1981-),男(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河北省地震局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315.9

摘要: 在第四系覆盖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工作中,活动断层的探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目标层埋深几十米的情况下,地震映像勘探是进行断层探测的有效物探手段,结合唐山北郊热电2×300MW机组建设场地、沽源电厂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进行断层探测具有明显的效果。

English Abstract

温超, 张合, 冉志杰, 彭远黔, 蔡玲玲, 骆艳欣.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13-16.
引用本文: 温超, 张合, 冉志杰, 彭远黔, 蔡玲玲, 骆艳欣.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13-16.
WEN Chao, ZHANG He, RAN Zhi-jie, PENG Yuan-qian, CAI Ling-ling, LUO Yan-xin.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APPING EXPLORATION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ITE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1): 13-16.
Citation: WEN Chao, ZHANG He, RAN Zhi-jie, PENG Yuan-qian, CAI Ling-ling, LUO Yan-xin. APPLICATION OF SEISMIC MAPPING EXPLORATION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ITE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1): 13-16.
参考文献 (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