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

郭培兰 牟剑英 苏珊

郭培兰,牟剑英,苏珊.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J]. 华北地震科学,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引用本文: 郭培兰,牟剑英,苏珊.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J]. 华北地震科学,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GUO Peilan,MOU Jianying,SU Shan . Active Characteristics, Impact Field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the Guangxi Jingxi MS5.2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Citation: GUO Peilan,MOU Jianying,SU Shan . Active Characteristics, Impact Field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the Guangxi Jingxi MS5.2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2018AB67009;1377002;14124004-4-8;AB1850042);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20504);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101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郭培兰(1974—),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E-mail:gxgpl@126.com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5.2级地震震后科学考察报告[R]. 2019.
  • 中图分类号: P315.7

Active Characteristics, Impact Field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the Guangxi Jingxi MS5.2 Earthquake

  • 摘要: 对2019年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进行总结,认为靖西5.2级地震的发生标志华南地区地震活动持续增强。分析靖西5.2级地震地质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强震动记录、地震灾害,了解靖西5.2级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结果表明:靖西5.2级地震是主-余型地震,空间上呈NEE向优势分布;主破裂面走向为NEE,呈逆冲性质,下雷-灵马断裂为发震断裂;震前存在中期、短期地震活动性异常;地震最大烈度Ⅵ度。为该地区强震震后趋势判断、强震应急响应提供依据。最后概述地震前后的应急对策并提出对此次地震指示意义的思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5.2级地震震后科学考察报告[R]. 2019.
  • 图  1  靖西5.2级地震附近历史地震及主要断裂分布图

    图  2  靖西5.2级地震序列M-t

    图  3  靖西5.2级地震序列N -t

    图  4  靖西5.2级地震序列分布图

    图  5  靖西5.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图  6  广西及邻区ML4.0级以上地震N-t图(1973—2019年)

    图  7  2011—2019年苍梧-上思ML4.0以上地震空区

    图  8  苍梧-上思地震空区内ML4.0以上地震M-t

    图  9  靖西5.2级地震附近震群主震分布图

    图  10  靖西5.2级地震烈度图

    表  1  靖西5.2级地震强震加速度记录及相关参数(Δ<200 km)

    台站名称台站代码场地类型仪器型号震中距/kmPGA/(cm/s2仪器烈度
    EWNSUD
    天等福新基本站TDFXGL-P2A33.9313.6219.2010.195
    龙州水口基本站LZSKI1GL-P2A38.4826.0324.9410.125
    天等龙茗基本站TDLMGL-P2A42.0711.7217.3514.235
    龙州武德基本站LZWDGL-P2A43.0513.9517.4615.925
    靖西武平基本站JXWPI0GL-P2A45.782.933.522.032
    靖西安宁基本站JXANI0GL-P2A49.963.2811.843.794
    龙州下冻基本站LZXDGL-P2A57.9118.2411.998.865
    靖西龙临基本站JXLLI0GL-P2A65.291.531.691.332
    靖西渠洋基本站JXQYI0GL-P2A69.161.481.671.122
    江州新和基本站JZXHGL-P2A73.2710.237.724.234
    右江大楞基本站YJDLI1GL-P2A94.7216.7912.483.694
    右江泮水基本站YJBSGL-P2A98.098.819.816.674
    隆安屏山基本站LAPSI1GL-P2A100.473.514.023.393
    大化江南基本站DHJNI0GL-P2A110.170.660.971.031
    扶绥柳桥基本站FSLQI0GL-P2A131.751.841.891.562
    右江永乐基本站YJYLI1GL-P2A133.771.712.432.062
    隆安城厢基本站LACXI1GL-P2A134.167.667.602.684
    扶绥东罗基本站FSDLGL-P2A137.017.925.823.513
    右江两琶基本站YJLPI1GL-P2A138.672.362.651.352
    右江龙川基本站YJLCGL-P2A141.817.165.613.793
    宁明桐棉基本站NMTMGL-P2A143.122.462.521.032
    巴马所略基本站BMSLI1GL-P2A144.180.640.750.551
    马山永州基本站MSYZGL-P2A149.820.680.590.54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靖西5.2级地震附近3次震群参数表

    震群名称主震时间和震级次大地震时间和震级UFρKhb
    20190714—20190721广西龙州20190714 ML3.520190715 ML2.90.02090.04220.43670.32411.10.4921
    20191015—20191214贵州安龙20191019 ML3.220191015 ML2.60.85451.99510.51790.71740.10.5589
    20191029—20191124广西靖西20191122 ML3.120191124 ML2.60.99881.800500.44683.50.5200
    下载: 导出CSV
  • [1] 刘特培, 秦乃岗, 陈玉桃. 阳江MS4.9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J]. 华南地震, 2005, 26(6): 34-41.
    [2] 聂晓红, 王琼.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中国地震, 2014, 30(2): 208-218. doi:  10.3969/j.issn.1001-4683.2014.02.008
    [3] 郭培兰, 李莎, 阎春恒, 等. 2016年苍梧5.4地震活动、震害特征及应急对策[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 40(1): 64-71.
    [4] 聂冠军, 杨仕升, 张沛全, 等. 右江地区新生代走滑断裂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 43(6): 1094-1105.
    [5] 莫敬业, 游象照, 兰建才, 等. 广西通志—地震志[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 10-11.
    [6] 吴继远. 广西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J]. 中国区域地质, 1983(4): 111-122.
    [7] 郭培兰, 龙政强. 2012年11月广西柳州北3级地震序列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华南地震, 2014, 25(3): 25-31.
    [8] 陆远忠, 宋俊高, 戴维乐. 一个判断震情的指标——震群的U值[J]. 地震学报, 1984, 6(S): 495-508.
    [9] 任雪梅, 盛菊琴, 蔡新华. 宁夏及邻区震群的前兆性分析[J]. 中国地震, 2016, 32(4): 738-746. doi:  10.3969/j.issn.1001-4683.2016.04.017
    [10] 郭培兰. 广西及邻区中等地震前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异常特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27(1): 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06.01.001
    [11] 周惠兰, 房桂荣, 章爱娣, 等. 地震震型判断方法探讨[J].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2(2): 45-50.
    [12] 蒋海昆, 傅征祥, 刘杰, 等. 中国大陆地震序列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7: 29-33.
    [13] 徐晓枫, 王惠琳, 胡久常, 等. 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ML 4.2地震震源机制解及精定位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 38(2): 2-6.
    [14] 张杰, 张振红, 辛红刚, 等. 地震相分析技术在马岭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3): 590-595.
    [15] 李细光, 史水平, 梁结, 等. 广西及其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J]. 地震研究, 2007, 30(3): 235-240.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07.03.006
    [16] 郭培兰, 史水平, 阎春恒, 等. 2013年2月20日广西平果4.5级地震震害及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 37(3): 6-14.
    [17] 牟剑英, 向巍, 谢夜玉, 等. 广西北流MS5.2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S): 6-10.
    [18] 潘岳怡, 牟剑英, 谢夜玉, 等. 广西地区测震记录与强震动记录一致性分析——以广西北流MS5.2地震为例[J].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S): 38-42.
    [19] 冯建刚, 周龙泉, 杨立明. 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前小震频度异常研究[J]. 地震, 2009, 29(3): 19-26.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09.03.003
    [20] 沈繁銮, 符干, 袁锡文, 等. 华南中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增强平静特征[J]. 华南地震, 2003, 23(3): 11-15. doi:  10.3969/j.issn.1001-8662.2003.03.002
    [21] 曲延军, 王海涛, 邬成栋, 等. 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2010(5): 544-556. doi:  10.3969/j.issn.0253-3782.2010.05.004
    [22] 吕坚, 宋美琴, 周龙泉, 等. 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J]. 地震, 2016(4): 22-34.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16.04.002
  • [1] 孙学军, 龙政强, 潘岳怡.  广西靖西MS5.2地震震动图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2): 128-13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20
    [2] 刘胜国, 高景春, 李永庆, 张从珍.  地震预警信息接收PC客户端的设计及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2): 54-6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2.009
    [3] 孟建国, 于庆民, 李惠玲, 周均太, 王跃, 张明.  泰安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与断裂活动性关系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1): 61-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1.012
    [4] 郭红梅, 陈维锋, 张莹, 申源.  多源地震灾情信息融合的烈度判定方法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3): 43-4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3.009
    [5] 崔鑫, 苗庆杰, 王金萍.  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建立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18-21.
    [6] 李亚军, 李永红, 胡旭辉, 许萍, 李瑞红, 石玉燕.  长岛附近地区小震精定位及地震趋势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22-26.
    [7] 李淑莲, 戴英华, 刘志辉.  张北6.2级地震序列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 28-33.
    [8] 杜兴信.  地震时间序列的突变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 43-47.
    [9] 任葆德.  山西地震带北端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95-100.
    [10] 杨理华.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地震趋势预报的回顾——悼念在唐山地震中以身殉职的六位同志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51-154.
  • 加载中
图(10) / 表 (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23
  • HTML全文浏览量:  565
  • PDF下载量:  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6-3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2-31
  • 刊出日期:  2020-12-20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2018AB67009;1377002;14124004-4-8;AB1850042);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20504);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10111)
    作者简介:

    郭培兰(1974—),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E-mail:gxgpl@126.com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5.2级地震震后科学考察报告[R]. 2019.
  • 中图分类号: P315.7

摘要: 对2019年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进行总结,认为靖西5.2级地震的发生标志华南地区地震活动持续增强。分析靖西5.2级地震地质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强震动记录、地震灾害,了解靖西5.2级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结果表明:靖西5.2级地震是主-余型地震,空间上呈NEE向优势分布;主破裂面走向为NEE,呈逆冲性质,下雷-灵马断裂为发震断裂;震前存在中期、短期地震活动性异常;地震最大烈度Ⅵ度。为该地区强震震后趋势判断、强震应急响应提供依据。最后概述地震前后的应急对策并提出对此次地震指示意义的思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5.2级地震震后科学考察报告[R]. 2019.

English Abstract

郭培兰,牟剑英,苏珊.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J]. 华北地震科学,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引用本文: 郭培兰,牟剑英,苏珊. 广西靖西MS5.2地震活动特征、影响场及应急对策[J]. 华北地震科学,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GUO Peilan,MOU Jianying,SU Shan . Active Characteristics, Impact Field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the Guangxi Jingxi MS5.2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Citation: GUO Peilan,MOU Jianying,SU Shan . Active Characteristics, Impact Field and Emergency Response of the Guangxi Jingxi MS5.2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2020, 38(S2):90-9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4
    • 2010年下半年开始至2019年12月,华南地区地震活动逐渐增强,广西地区发生多次中强地震,分别为2013年2月20日平果4.5级地震、2016年7月31日苍梧5.4级地震、2019年10月12日北流5.2级及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北流5.2级地震和靖西5.2级地震时间相隔仅43天,是广西地区有历史记载以来少见的现象。靖西5.2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存在显著中短期地震活动性异常,震后序列衰减较慢,本次地震序列为主-余型[1-3],分析靖西5.2级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可以为该地区强震震前震后趋势判断提供依据。靖西5.2级地震发生在广西西部,属于广西靖西与越南交汇地区,地震极震区烈度Ⅵ度,地震烈度图形状不完整,在中国境内东西长19 km,南北长8 km,面积为118 km2,直接经济损失2 393万元。NE向下雷-灵马断裂是靖西5.2级地震发震断裂,逆冲性质。本文介绍了靖西5.2地震震区地质背景,地震的序列活动特征、震前异常特征、震害特征等,同时概述了此次地震前后的应急对策。

    • 靖西5.2级地震发生在广西桂西地区,桂西地区主要有NW向断裂与NE向断裂,靖西5.2级地震发震断裂是NE向下雷-灵马(F9)断裂。下雷-灵马断裂带南起靖西县地州、大新县下雷,往南西延入越南境内,往北东经上映、向都、东平、坡塘、果化、平果、灵马至乔利,总体呈NE60°方向波状展布,长210 km。多次被NW向断裂切割,并止于NW向田林-巴马隐伏断裂,是一条半隐伏状态深断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桂西印支期NW向构造向南东的延伸[4-6]。震区附近的地震活动也较频繁,历史地震有1751年3月1日广西田阳4.8级地震、1869年7月11日广西宁明4.8级地震、1885年11月24日广西龙州4.8级地震、1893年11月26日广西扶绥4.8级地震、1925年5月1日广西平果4.8级地震、1930年6月16日广西平果4.8级地震、1962年4月23日云南富宁5.5级地震,现今地震有1975年8月18日云南麻栗坡4.8级地震、1977年10月19日广西平果5.0级地震、1982年10月27日云南富宁5.8级地震、2019年11月25日广西靖西5.2级地震。图1是靖西5.2级地震附近历史地震及主要断裂分布图。

      图  1  靖西5.2级地震附近历史地震及主要断裂分布图

    • 据广西地震台网测定结果,截至2019年12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共记录ML0.0以上余震236次,其中ML0.0~0.9级114次,ML1.0~1.9地震91次,ML2.0~2.9地震22次,ML3.0~3.9地震7次,ML4.0~4.9地震2次,最大余震为11月28日7时49分ML4.8地震(图2),11月25日—12月31日,序列衰减得慢,2020年1—4月,序列衰减得快(图3),靖西5.2级地震余震主要分布在百色靖西市和崇左大新县交界地区,丛集在20 km×12 km空间范围内(图4),大体呈NEE向优势分布,震源深度介于3~10 km。序列主震震级5.2级,最大余震震级为ML4.8(MS4.3),序列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ΔМ为0.9(0.7<ΔМ≤2.4)[7-11],主震释放能量EM与整个序列释放能量E之比EM/E为95.75%,90%≤Em/E<99.9%。依据《中国大陆地震序列研究》[12]划分标准,震级差和能量比均显示靖西5.2级地震序列为主-余型。据统计,1970年以来震中150 km范围ML4.7以上地震5次,其中主余型4次,震群型1次。

      图  2  靖西5.2级地震序列M-t

      图  3  靖西5.2级地震序列N -t

      图  4  靖西5.2级地震序列分布图

    • 基于区域测震台网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资料,采用CAP方法[13]对靖西5.2级地震及其强余震进行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5.2主震的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189°、倾角43°、滑动角32°;节面Ⅱ走向74°、倾角69°、滑动角128°;P轴方位137°、倾角15°;T轴方位28°、倾角50°(图5)。11月28日4.3级余震震源机制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参数为[14]:节面Ⅰ走向42°、倾角33°、滑动角78°;节面Ⅱ走向236°、倾角58°、滑动角98°;P轴方位321°、倾角13°;T轴方位169°、倾角76°。主震和4.3级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非常相似(表1),均为逆冲类型,兼有右旋走滑分量,P轴方位为NW-SE向,倾角接近水平,与广西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15-16]。靖西5.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NNE、倾向SEE,倾角较缓;节面Ⅱ走向NEE,倾向NW,倾角较陡。节面Ⅱ的走向与F9断裂大致吻合,且与余震分布方向基本一致,综合地质调查、现场灾害调查、烈度分布和余震展布结果,判定节面Ⅱ为地震主破烈面。NE向的F9断裂(下雷-灵马断裂)为发震断裂,走向NNE、倾向SEE的节面Ⅰ为可能的发震断层面,走向NW、左旋走滑性质的区域断裂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可能起到控震作用。

      图  5  靖西5.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表 1  靖西5.2级地震强震加速度记录及相关参数(Δ<200 km)

      台站名称台站代码场地类型仪器型号震中距/kmPGA/(cm/s2仪器烈度
      EWNSUD
      天等福新基本站TDFXGL-P2A33.9313.6219.2010.195
      龙州水口基本站LZSKI1GL-P2A38.4826.0324.9410.125
      天等龙茗基本站TDLMGL-P2A42.0711.7217.3514.235
      龙州武德基本站LZWDGL-P2A43.0513.9517.4615.925
      靖西武平基本站JXWPI0GL-P2A45.782.933.522.032
      靖西安宁基本站JXANI0GL-P2A49.963.2811.843.794
      龙州下冻基本站LZXDGL-P2A57.9118.2411.998.865
      靖西龙临基本站JXLLI0GL-P2A65.291.531.691.332
      靖西渠洋基本站JXQYI0GL-P2A69.161.481.671.122
      江州新和基本站JZXHGL-P2A73.2710.237.724.234
      右江大楞基本站YJDLI1GL-P2A94.7216.7912.483.694
      右江泮水基本站YJBSGL-P2A98.098.819.816.674
      隆安屏山基本站LAPSI1GL-P2A100.473.514.023.393
      大化江南基本站DHJNI0GL-P2A110.170.660.971.031
      扶绥柳桥基本站FSLQI0GL-P2A131.751.841.891.562
      右江永乐基本站YJYLI1GL-P2A133.771.712.432.062
      隆安城厢基本站LACXI1GL-P2A134.167.667.602.684
      扶绥东罗基本站FSDLGL-P2A137.017.925.823.513
      右江两琶基本站YJLPI1GL-P2A138.672.362.651.352
      右江龙川基本站YJLCGL-P2A141.817.165.613.793
      宁明桐棉基本站NMTMGL-P2A143.122.462.521.032
      巴马所略基本站BMSLI1GL-P2A144.180.640.750.551
      马山永州基本站MSYZGL-P2A149.820.680.590.541
    • 靖西5.2级地震震中100 km范围内有12个强震动台站,100~200 km范围内有11个强震动台站。总体上看,本次地震获取的加速度记录较少。此次地震最大强震动记录为距震中较近的龙州水口基本站(LZSK,Δ=38.48 km),EW、NS和UD向加速度峰值分别为26.03 cm/s2、24.94 cm/s2和10.12 cm/s2表1)。对震中150 km的测震基岩台站记录数据进行强震加速度数据仿真[17-18],仿真得到的地震烈度呈NEE向优势分布,综合获得震中仪器烈度为Ⅵ度,与现场工作队考察结果基本一致。

    • 2007年9月7日云南富宁县ML4.6地震后,至2011年11月26日广西及邻区ML4.0级地震平静间隔已达1 542 d,约4.2 a。ML4.0级地震平静被2011年11月27日北部湾ML4.1地震打破,平静打破后至今广西及邻区ML4.0(剔除水库地震及序列余震)地震持续增强[19],地震活动增强过程中发生了2016年苍梧5.4、2019年北流5.2、靖西5.2级地震,4年时间内发生3次中强地震,表明区域应力水平较高。2014年出现年频次(3年滑动1年步长)超3次异常,异常持续2年半发生2016年苍梧5.4级地震,震后异常持续,频次持续升高,至2019年11月,4.0级地震增强异常持续时间最长,异常幅度最大[20],表现出与前4次异常明显不同的特点,前4次异常在中强震后虽然持续,但是频次逐年下降。2017—2019年4.0级地震频次分别为8次、6次、8次,远高于异常阈值3(图6)。

      图  6  广西及邻区ML4.0级以上地震N-t图(1973—2019年)

    • 2011年11月27日北部湾ML4.1地震后至2019年12月,苍梧-上思出现ML4.0地震空区[21]图7),空区外M L4.0地震总数共16次,空区长轴570 km,空区短轴230 km。起始震级ML4.0,频次比上升与蠕变曲线加速从2011年11月27日北部湾ML4.1地震开始,最大张角100°。空区内最近1次ML4.0以上地震是2003年5月1日钦州那彭乡ML4.3,空区内部ML4.0以上地震平静时间长达16 a(图8),超过该区ML4.0以上地震平静最长时间12 a[22]。期间空区周围发生3次5.0级以上地震,分别为2016年7月31日苍梧5.4、2019年10月12日北流5.2和2019年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3次5.0级地震均发生在空区边缘。

      图  7  2011—2019年苍梧-上思ML4.0以上地震空区

      图  8  苍梧-上思地震空区内ML4.0以上地震M-t

    • 2017年4月2日德保ML3.2震群后,靖西及邻区2年2个月未发生震群活动。2019年7—10月,靖西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发生3次震群活动,贵州安龙震群为典型的U-K-ρ型前兆震群,广西靖西震群属于U-ρ型前兆震群[9]。震群空间分布呈NNW向,靖西5.2级地震发生在NNW向震群连线上(图9表2)。震群附近发生了2017年8月15日广西靖西4.0级地震、2017年10月3日广西靖西4.1级地震,这些震群活动和显著地震,对靖西5.2级地震地点预测有指示意义。

      图  9  靖西5.2级地震附近震群主震分布图

      表 2  靖西5.2级地震附近3次震群参数表

      震群名称主震时间和震级次大地震时间和震级UFρKhb
      20190714—20190721广西龙州20190714 ML3.520190715 ML2.90.02090.04220.43670.32411.10.4921
      20191015—20191214贵州安龙20191019 ML3.220191015 ML2.60.85451.99510.51790.71740.10.5589
      20191029—20191124广西靖西20191122 ML3.120191124 ML2.60.99881.800500.44683.50.5200
    • 根据广西地震台网定位结果和地震现场报告,此次地震的烈度和灾害调查,是以《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为标准,结合震区建筑特点评定和划分的,并根据震区特点选择居民点进行震害调查。Ⅴ度区及以下的烈度调查以人的震感为主、以房屋震害为参考;Ⅵ度及以上的烈度调查以房屋震害为主、以人的感觉为参考。同时,依据《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 18208.4—2011)对灾区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靖西5.2级地震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灾害调查组共走访调查了56个居民点,其中Ⅵ度调查点41个,Ⅴ度调查点15个

      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靖西市湖润镇华利村附近,地震最大烈度Ⅵ度,处于中国和越南边境地区,越南境内无调查资料,地震烈度图形状不完整。中国境内东西长19 km,南北长8 km,面积为118 km2。此次地震持时约11 s,百色、崇左、南宁等市震感明显,震中附近靖西市的湖润镇和岳圩镇,大新县下雷镇和硕龙镇等地区震感强烈,少量房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主要为砖混结构房屋,少数轻微破坏,非承重构件有明显裂缝、掉灰等,砖木结构房屋出现掉瓦、滑瓦等。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靖西市湖润镇华利村附近,地震最大烈度Ⅵ度(图10),处于中国和越南边境地区,越南境内无调查资料,地震烈度图形状不完整。

      图  10  靖西5.2级地震烈度图

    • 靖西地震发生前几年,我们依据东南沿海地震期幕活动特征、广西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及地震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坚持预测广西及邻区存在发生5.0级左右地震的可能。专家系统及异常空间叠加结果始终显示,桂东南和桂西地区是地震危险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指出:河池环江至百色凌云一带为5.0级左右地震危险区。

      2019年年中会商提出桂北弱震区ML2.8级地震平静被打破,5月月会商提出北海咸田水位明显升高,改变年变状态,出现破年变异常,7月月会商异常跟踪提出广西及邻区ML3.0地震增强异常,9月月会商跟踪发现2019年1—10月在桂东南发生3次震群活动呈EW向带状分布,当时分析认为是2019年10月12日北流5.2级地震前异常,是否是靖西地震异常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靖西地震前3 d出现地磁低点位移异常,该指标预测时效为60 d,预测震中范围很大,且依据以往震例,该类异常虚报率偏高。北流5.2级地震后,北海咸田水位逐渐恢复下降。靖西地震前没有发现对时间具有明显指示意义的短期异常,未进行中短期和临震预测,未收到关于此次地震的中长期及短临预测预报意见。因此,未能做出有效的中长期和短期预测。

    • 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发生后,广西地震局联合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等单位紧急会商认为:“原震区发生4级左右余震的可能性较大”。震后我们依据靖西震区地质构造资料、靖西余震序列目录资料、历史地震序列类型、靖西地区地震应力降等指标,综合判定此次地震为主-余型,最大余震为4.0级左右。主要依据如下:①震中附近ML4.7以上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大部分是主-余型,例如:1977年10月19日平果5.0级地震、1998年4月16日环江4.9级地震是主-余型。②靖西5.2级地震后,11月25日9时19分47秒与11月28日7时49分51秒分别发生ML4.2、ML4.8地震,ML4.8地震发生后,余震强度起伏衰减,蠕变曲线释放比较平缓,没有加速现象。G-R关系推算最大余震震级ML4.9。③靖西5.2级地震前,靖西地区应力降较高,ML4.8最大余震发生后,震区地震应力降逐渐降低,震后1个月已降至震前背景水平。④靖西地震序列与前几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较相似,前4天余震震源机制P轴方位一致性较好,但随着时间推移,震源机制P轴方位分布较散乱。⑤序列参数b=0.5711,h=1.2,显示具有主-余型序列特征,p=0.9052接近于1,表明序列衰减基本正常。

    • 地震发生后,广西地震局迅速启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值班人员快速发布信息,5分钟内通过微信、短信、传真向自治区有关领导及应急厅等部门报告。后方地震现场工作员对震情、灾情做出判断,提出了“近期内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存在发生非破坏性有感地震可能”的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前方现场工作队赶赴靖西,积极开展灾情调查等现场应急工作。震后l h内分别发出了震情简报和灾情速报,实时向中国地震局及区政府主管领导汇报情况。

    • 1)靖西5.2级地震发生在广西西部右江盆地的靖西县,震区属于川滇块体、华南块体、印支块体3个活动块体的结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南褶皱系(Ⅰ级)的右江褶皱带(Ⅱ级),新构造位置上位于桂西断块差异掀斜隆起区。震中区发育有NW向黑水河断裂和NE向下雷-上映断裂。震区附近曾多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

      2)2016—2019年广西境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2019年10月12日北流5.2级地震和11月25日靖西5.2级地震时间间隔仅43 d,是广西地区有历史记载以来少见的现象。靖西5.2级地震序列余震较多,最大余震4.3级,衰减较慢,是主-余型地震,空间上丛集在20 km×12 km范围内,大体呈NEE向优势分布。

      3)靖西5.2级地震位于NEE向下雷-灵马断裂的西南端,烈度等震线形状不太规则,等震线长轴总体呈近NEE向,与下雷-灵马断裂整体走向一致。综合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地震烈度图及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主破裂面走向为NEE,呈逆冲性质,下雷-灵马断裂为发震断裂。

      4)2015年贵州剑河5.5级、2016年广西苍梧5.4级地震、2018年台湾海峡6.2级、2019年贵州沿河4.9级、2019年广西北流5.2级地震及靖西5.2级地震均发生在华南地区,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已进入新一轮地震活跃幕,华南地区5级左右地震集中活跃,对大陆东部强震活动有何指示意义?广西地区2016年以来已发生3次5.2级以上地震,特别是2019年接连发生2次5.2级地震,发震间隔仅43 d,对广西地震形势有何指示意义?需要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