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仁桂, 赵影, 李雨泽, 等. 地震氡观测计量溯源初步探究[J]. 地震, 2019, 39(2):183-190. |
[2]
|
张炜, 邢玉安, 邢如英. 地下水中氡含量离散度变化与地震的短临前兆[J]. 地震学报, 1987, 9(3):312-318. |
[3]
|
黄仁桂, 陈家兴, 许云廷, 等. 地震监测氡观测仪检测平台设计[J]. 中国计量, 2019(5):85-88. |
[4]
|
Tom Kuo M C, Fan K, Kuochen H, et a1. A Mechanism for anomalous decline in radon precursory to an earthquake[J]. Ground Water, 2006, 44(5):642-647. |
[5]
|
黄仁桂, 肖健, 李雨泽, 等. 地震氡观测仪检测平台的设计初探[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 40(S1):163-169. |
[6]
|
Erees F S, Aytas S, Sac M M, et al.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thermal waters related to seismic events along faults in the Denizli Basin, Western Turkey[J].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07, 42(1):80-86. |
[7]
|
Ren H W, Liu Y W, Yang D Y. A preliminary study of post-seismic effects of radon following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J].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12, 47(1):82-88. |
[8]
|
张磊, 高小其, 包创, 等.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构造气体地球化学特征[J]. 地震地质, 2018, 40(5):1059-1071. |
[9]
|
姚玉霞, 王康, 苗在鹏, 等. RAD7测氡仪应用于日常水氡观测的可行性研究[J]. 地球科学前沿, 2018, 8(8):1259-1266. |
[10]
|
任宏微, 刘耀炜, 孙小龙, 等. 单孔同位素稀释示踪法测定地下水渗流速度、流向的技术发展[J]. 国际地震动态, 2013(2):5-15. |
[11]
|
刘耀炜, 任宏微, 张磊, 等. 鲁甸6.5级地震地下流体典型异常与前兆机理分析[J]. 地震地质, 2015, 37(1):307-318. |
[12]
|
张磊, 刘耀炜, 任宏微, 等.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地下水异常核实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16, 38(3):721-731. |
[13]
|
任宏微, 姚玉霞, 黄仁桂, 等. 地震监测氡观测仪器校准新方法研究[J]. 地震, 2016, 36(3):46-54. |
[14]
|
任宏微, 姚玉霞, 周红艳. 测氡仪标准仪器校准法的条件研究[J]. 地震, 2017, 37(3):148-156. |
[15]
|
任宏微. 与地震有关的氡异常特征及其机理的研究[D]. 北京: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009. |
[16]
|
中国地震局. 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技术规范[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14. |
[17]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地震地下流体理论基础与观测技术[M]. 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7. |
[18]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地震观测技术[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5. |
[19]
|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观测与预报[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
[20]
|
姚玉霞, 李旭升, 王军燕, 等. FD-125型氡钍分析仪最佳工作状态选择[J]. 内陆地震, 2017, 31(1):92-96. |
[21]
|
张炜, 张新基. 地下水中逸出氡和溶解氡微动态特征的对比研究[J]. 中国地震, 1994, 10(2):123-128. |
[22]
|
张新基, 张慧. 地下水中氡的不同存在形式及其映震效能差异性的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 1996, 18(1):16-21. |
[23]
|
|
[24]
|
黄仁桂, 赵影, 肖健, 等. 新气氡观测方法实验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 2016(1):103-107. |
[25]
|
肖健, 黄仁桂, 姚玉霞, 等. BG2015闪烁室测氡仪器应用于地震气氡测试运行实验[J]. 防灾减灾学报, 2017, 33(1):4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