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吴玉涛 杨为民 谭成轩 周俊杰 张树轩 李晓乐 于鸿坤

吴玉涛, 杨为民, 谭成轩, 周俊杰, 张树轩, 李晓乐, 于鸿坤.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引用本文: 吴玉涛, 杨为民, 谭成轩, 周俊杰, 张树轩, 李晓乐, 于鸿坤.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WU Yu-tao, YANG Wei-min, TAN Cheng-xuan, ZHOU Jun-jie, ZHANG Shu-xuan, LI Xiao-le, YU Hong-kun. Quaternary Activity of Buried Fault in Yanfan Basi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Citation: WU Yu-tao, YANG Wei-min, TAN Cheng-xuan, ZHOU Jun-jie, ZHANG Shu-xuan, LI Xiao-le, YU Hong-kun. Quaternary Activity of Buried Fault in Yanfan Basi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DD2016026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玉涛(1992-),男,安徽亳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活动构造、工程地质。E-mail:13035478786@163.com

    通讯作者: 杨为民(1965-),男,北京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活动断裂、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等方面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15.2

Quaternary Activity of Buried Fault in Yanfan Basin

  • 摘要: 依据盆地第四系沉积特点,结合高密度、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浅层地震及钻孔磁化率探测结果,剖析隐伏断裂在盆地的几何形态特征及活动性。结果表明:延矾盆地北缘断裂南段(隐伏端)沿窑湾村-桑园南堡村展布,由2条SE倾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切割第四系上更新统泥河湾组地层,上断点埋深40 m,断距约35 m;断裂在早-中更新世有过活动,晚更新世断裂活动性较强,全新世以后断裂活动性具逐渐减弱趋势;施庄断裂北隐伏段经施庄向SE145°方向展布,切割第四系泥河湾组地层,上断点埋深70 m,断裂早-中更新世有过活动,晚更新世断裂活动性较强。综合分析认为,延怀盆地隐伏断裂在晚更新世时期活动性强,而全新世以来,各断裂活动性减弱。
  • [1] 程绍平, 杨桂枝, 杨喆. 延庆盆地北缘断裂带蚕房营段晚更新世晚期断层作用[J]. 地震地质, 1994, 16(4):346-354.
    [2] 冉勇康, 方仲景, 段瑞涛, 等. 河北矾山盆地北缘断层八营段的古地震重复模型[J]. 中国地震, 1998, 14(1):47-58.
    [3] 于贵华, 徐锡伟, 马文涛, 等. 延矾盆地北缘断裂深浅构造关系研究[J]. 地震学报, 2004, 26(1):68-76.
    [4] 高文学, 马瑾. 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5] 徐锡伟, 吴卫民, 张先康, 等. 首都圈地区地壳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6] 谢富仁, 张红艳, 崔效峰, 等.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J]. 地震地质, 2007, 29(4):693-705.
    [7] 戚帮申. 张家口地区地壳稳定性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7.
    [8] 盛艳蕊, 张子广, 周晓成, 等. 新保安-沙城断裂带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 地震, 2015, 35(4):90-98.
    [9] 朱海生, 赵赪民, 李广辉, 等. 延怀盆地构造特征及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J].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1):38-42.
    [10] 张素欣, 王晓山, 王想, 等. 2016年1月9日怀来震群序列震兆意义综合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3):32-36.
    [11] 谭毅培, 曹井泉, 刘文兵, 等. 2013年3月涿鹿微震群遗漏地震事件检测和发震构造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6):1847-1856.
    [12] 刘栋梁, 李海兵, 李德贵, 等. 地表探槽断裂岩岩石磁学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不同滑移机制[J]. 地质学报, 2015, 89(12):2250-2265.
    [13] 刘德权, 张国宏, 赵国存, 等. 延庆盆地北缘断裂带姚家营-张山营段活动特征探讨[A].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07:42-50.
    [14] 冉勇康, 方仲景, 李志义, 等. 河北怀来-涿鹿盆地北缘活断层的古地震事件与断层分段[J]. 中国地震, 1992, 8(3):76-87.
    [15] 魏占玉.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学定量研究[D]. 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
  • [1] 方良好, 疏鹏, 路硕, 郑颖平, 解惠婷, 杨源源, 曹均锋, 潘浩波.  郯庐断裂带浮槎山段池河-太湖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3): 1-6, 1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3.001
    [2] 杨源源, 赵朋, 汪小厉, 姚大全, 郑海刚, 方震, 于书媛.  大别山东麓河流变形研究与郯庐断裂带活动性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16-2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3
    [3] 周月玲, 尤惠川, 杨家亮, 边庆凯, 彭远黔.  怀安盆地北缘断裂构造几何与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47-5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8
    [4] 陈波, 杨清福, 盛俭, 陈琳荣.  长春市开源堡-小城子断裂活动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4): 15-20.
    [5] 许华明, 周斌, 耿师江, 侯平舒, 李广勇.  磁县大名断层分段特征及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1): 1-7.
    [6] 朱海生, 赵赪民, 李广辉, 薛志芳, 姜维.  延怀盆地构造特征及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1): 38-42.
    [7] 吴忱, 张秀清, 马永红.  太行山、燕山主要隆起于第四纪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1-7.
    [8] 尹功明, 卢演俦.  北京延庆盆地50万年以来的主要构造事件及年代学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4): 19-30.
    [9] 林元武, 翟盛华, 范树全, 孔令昌.  隐伏断裂不同深度CO2异常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3): 36-42.
    [10] 李文浩, 向宏发, 方仲景, 李如成, 张晚霞.  密云-前门隐伏断裂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2): 43-4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63
  • HTML全文浏览量:  246
  • PDF下载量:  9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5-08
  • 刊出日期:  2018-12-15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DD20160267)
    作者简介:

    吴玉涛(1992-),男,安徽亳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活动构造、工程地质。E-mail:13035478786@163.com

    通讯作者: 杨为民(1965-),男,北京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活动断裂、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等方面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15.2

摘要: 依据盆地第四系沉积特点,结合高密度、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浅层地震及钻孔磁化率探测结果,剖析隐伏断裂在盆地的几何形态特征及活动性。结果表明:延矾盆地北缘断裂南段(隐伏端)沿窑湾村-桑园南堡村展布,由2条SE倾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切割第四系上更新统泥河湾组地层,上断点埋深40 m,断距约35 m;断裂在早-中更新世有过活动,晚更新世断裂活动性较强,全新世以后断裂活动性具逐渐减弱趋势;施庄断裂北隐伏段经施庄向SE145°方向展布,切割第四系泥河湾组地层,上断点埋深70 m,断裂早-中更新世有过活动,晚更新世断裂活动性较强。综合分析认为,延怀盆地隐伏断裂在晚更新世时期活动性强,而全新世以来,各断裂活动性减弱。

English Abstract

吴玉涛, 杨为民, 谭成轩, 周俊杰, 张树轩, 李晓乐, 于鸿坤.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引用本文: 吴玉涛, 杨为民, 谭成轩, 周俊杰, 张树轩, 李晓乐, 于鸿坤.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WU Yu-tao, YANG Wei-min, TAN Cheng-xuan, ZHOU Jun-jie, ZHANG Shu-xuan, LI Xiao-le, YU Hong-kun. Quaternary Activity of Buried Fault in Yanfan Basi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Citation: WU Yu-tao, YANG Wei-min, TAN Cheng-xuan, ZHOU Jun-jie, ZHANG Shu-xuan, LI Xiao-le, YU Hong-kun. Quaternary Activity of Buried Fault in Yanfan Basi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