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樊华, 王斐斐, 韩贞辉, 李晓阳.
基于PowerDesigner的河南地震灾情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3): 1-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3.001
|
[2] |
王尅丰, 郑通彦, 高小跃, 文鑫涛, 李华玥.
历史灾害地震信息数据库建设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4): 1-6, 1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4.001
|
[3] |
何案华, 赵刚.
用C++结合MATLAB读取NOAA气象数据
.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2): 9-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9.02.002
|
[4] |
沈力生.
基于CNKI数据库的地震工程发展现状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2): 66-6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2.011
|
[5] |
刘琼仙, 段洪杰, 杨黎薇.
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3): 50-5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3.011
|
[6] |
孟宪纲, 高艳龙, 占伟, 刘志广.
DiNi12型数字水准仪在区域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3): 44-47.
|
[7] |
解用明, 李非, 于春颂, 鞠永, 韩和平, 胡秀娟, 乔子云.
文安5.1级地震的一些异常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4): 23-26.
|
[8] |
解用明, 韩和平, 鞠永, 袁国旭, 孙澎涛.
邢台7.2级地震的发震背景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2): 55-57.
|
[9] |
王树兴, 李卫国, 吴俊花.
水氡仪冬季保温新措施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3): 63-64.
|
[10] |
王新红.
频谱成像技术在稠油热采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3): 1-8.
|
[11] |
王秀英, 牛从达.
台网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库的结构及其管理维护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3): 28-32.
|
[12] |
张凤环, 罗海方, 李昱昕.
地磁专用DC-1型数字钟的研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4): 62-63.
|
[13] |
罗兰格.
我国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4): 1-18.
|
[14] |
虎喜凤, 刘明清, 赵丽, 宋金跃.
豫北地区居里面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3): 26-31.
|
[15] |
林怀存, 刘希强.
大震前地震活动迁移速率bc值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45-52.
|
[16] |
李天生, 范文, 张文玉, 杨金芬.
晋中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1): 24-29.
|
[17] |
李天生, 杨金芬, 张明汇.
包头地区重力场变化与阴山带中强地震关系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 56-60.
|
[18] |
蒋春花, 冯录刚, 靳艳萍, 高景春, 赵宝瑞, 孙彦雪.
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几点技术措施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1): 91-94.
|
[19] |
蒋春花.
河北省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系统通过鉴定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1): 51-51.
|
[20] |
林怀存.
华北地区某些强震前区域地震迁移速率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1): 5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