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引用本文: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CHANG Liu, MA Qing-zun, XU Ming-yuan, ZHANG Jun-qing. Suspected Reflection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to Moderate Earthquake in the Capital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Citation: CHANG Liu, MA Qing-zun, XU Ming-yuan, ZHANG Jun-qing. Suspected Reflection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to Moderate Earthquake in the Capital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153306);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科技创新主任基金(FMC2015005);中国大陆现代垂直形变图集的编制与资料整编(2015FY2104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畅柳(1990-),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形变分析与地震预报研究.E-mail:changliu6@fox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25

Suspected Reflection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to Moderate Earthquake in the Capital Region

  • 摘要: 基于首都圈1983-2014年6期区域精密水准观测成果,分析华北地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演化规律,探讨该时空范围内3次MS4.0以上地震前垂直形变前兆特征以及震后形变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的垂直形变整体上是西北升、东南降的继承性运动,并在此大背景下存在局部的垂直波动;研究区域内3次MS4.0以上地震震前5~7年,在震中附近长轴150 km左右的范围均出现了局部垂直形变异常变化,震前异常消失,显示该地区中等强度地震有可能发生于经历比较明显的地壳运动之后转入相对平静的时空范围。
  • [1] 杨国华, 巩曰沐,杨春花. 大同地震与华北北部地壳异态垂直运动[J]. 中国地震, 1994, 10(1): 13-18.
    [2] 张祖胜, 谢觉民, 徐峰壮, 等. 唐山7.8级地震的地壳垂直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24(2): 182-191.
    [3] 赵金瑞, 孙廷萱, 陈时军, 等. 形变峰与形变潮——唐山7.8级地震前的地壳垂直运动的两个标志[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0, 10(3): 1-11.
    [4] 黄立人, 杨国华, 刘天奎. 用速率面拟合法研究华北部分地区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89, 9(3): 26-35.
    [5] 刘峡, 马瑾, 占伟, 等. 汶川地震前后山西断陷带的地壳运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 33(3): 5-10.
    [6] 韩月萍, 杨国华, 塔拉, 等. 首都圈及晋冀蒙交界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及地震危险性分析[J]. 山西地震, 2007(3): 7-10.
    [7] 韩月萍, 杨国华, 董运宏, 等.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3-16.
    [8] 韩月萍, 陈阜超, 杨国华, 等. 华北北部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2): 25-28.
    [9] 郭良迁, 陈聚忠, 塔拉. 京津唐地区的现今垂直形变特征及其构造活动的含义[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 32(4): 1-4.
    [10] 罗三明, 董运洪, 韩月萍, 等. 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结果的比较[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 32(1): 97-100, 122.
    [11] 余丹, 魏星, 纪寿文. 文安5.1级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特征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62-67, 72.
    [12] 张杰卿, 刘双庆, 孙路强, 等. 2014年9月6日河北涿鹿4.3级地震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2): 36-40, 47.
    [13] 孙贵成, 郭祥云, 马利军. 山西带中北部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1): 52-56.
    [14] 邓山泉, 盛书中. 鄂尔多斯周缘地壳应力场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2): 55-62.
  • [1] 陈阜超, 纪静, 塔拉, 王太松, 韩勇.  京津水准复测与垂直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2): 31-34.
    [2] 焦成丽, 张玉林, 孙澎涛, 任峻峰, 孙贵成, 李庆武, 李文军.  承德地区形变资料前兆异常特征及映震能力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3): 48-51.
    [3] 韩月萍, 杨国华, 董运宏, 塔拉.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3-16.
    [4] 兰从欣, 邢成起, 苗春兰, 岳晓媛, 郭心, 袁学明.  近年首都圈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21-25.
    [5]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8-13.
    [6] 宋晓冰, 张常慧, 李海孝, 王曰风.  张北6.2级地震中短期阶段异常演化及同步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48-51.
    [7] 张跃刚, 孙佩卿, 陈立强, 支树明, 米雪梅.  短水准震前异常的演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3): 14-21.
    [8] 姚法章.  从构造特征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强震危险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109-115.
    [9] 胡惠民.  北京及其晋冀交界地区现代构造活动和形变场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74-82.
    [10] 王吉易, 郑云贞, 刘允清.  水化前兆异常网络及唐山地震水化前兆异常分布特征的初步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70-7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84
  • HTML全文浏览量:  209
  • PDF下载量:  10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9-24
  • 刊出日期:  2016-03-15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153306);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科技创新主任基金(FMC2015005);中国大陆现代垂直形变图集的编制与资料整编(2015FY210400)
    作者简介:

    畅柳(1990-),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形变分析与地震预报研究.E-mail:changliu6@fox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25

摘要: 基于首都圈1983-2014年6期区域精密水准观测成果,分析华北地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演化规律,探讨该时空范围内3次MS4.0以上地震前垂直形变前兆特征以及震后形变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的垂直形变整体上是西北升、东南降的继承性运动,并在此大背景下存在局部的垂直波动;研究区域内3次MS4.0以上地震震前5~7年,在震中附近长轴150 km左右的范围均出现了局部垂直形变异常变化,震前异常消失,显示该地区中等强度地震有可能发生于经历比较明显的地壳运动之后转入相对平静的时空范围。

English Abstract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引用本文: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CHANG Liu, MA Qing-zun, XU Ming-yuan, ZHANG Jun-qing. Suspected Reflection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to Moderate Earthquake in the Capital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Citation: CHANG Liu, MA Qing-zun, XU Ming-yuan, ZHANG Jun-qing. Suspected Reflection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to Moderate Earthquake in the Capital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