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雅枫, 许娟, 周志华, 范开红, 顾铁.
地震现场移动办公辅助系统设计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2): 9-1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2.002
|
[2] |
樊华, 王斐斐, 韩贞辉, 李晓阳.
基于PowerDesigner的河南地震灾情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3): 1-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3.001
|
[3] |
娄世平, 贾荣光, 杨玉永, 潘健.
地震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2): 1-8, 2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2.001
|
[4] |
谢夜玉, 潘岳怡, 符衡, 张清, 牟剑英.
超快地震速报系统对网缘地震的速报分析—以2019年广西北流MS5.2、靖西MS5.2地震序列为例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2): 39-4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07
|
[5] |
张会苑, 杨晶琼.
云南台网区域自动地震速报及人工速报定位偏差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3): 38-43, 5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3.007
|
[6] |
娄世平, 董翔, 杨玉永, 刘瑞峰, 徐秀杰, 贾荣光.
基于Google Maps API和AJAX的地震震情灾情展示系统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1): 36-3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1.006
|
[7] |
刘平仁, 陈向军, 孔祥艳.
新疆地震速报与质量提升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84-8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15
|
[8] |
程奕, 柏江玲.
无人机地震灾情监测系统在四川高原山区的应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36-3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07
|
[9] |
赵楠, 卢光明, 江沛春, 夏仕安, 张光华.
六安台网地震自动速报系统应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47-50,7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8
|
[10] |
卓群, 潘震宇, 刘仲达, 丁俊芳.
厦门两类地震现场动态图像传输系统的对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4): 64-67.
|
[11] |
董翔, 肖兰喜, 杜宪宋, 吴晨, 刘瑞峰.
基于网络的山东地震灾情收集分析处理系统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3): 6-10,33.
|
[12] |
李治华, 凌学书, 汪贵章, 陈远东.
合肥地震台地震速报接口软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1): 60-62.
|
[13] |
何玉林, 范灵春, 黎大虎, 黎小刚.
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2): 32-36.
|
[14] |
高树心.
地震文献VAX计算机检索系统设计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2): 79-87.
|
[15] |
彭克中, 李沙白.
邢台地震与我国强震观测工作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4-48.
|
[16] |
李钦祖.
河北省地震工作二十年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10.
|
[17] |
王泽皋.
历史性的现场实践——记述邢台地震现场多路探索、广泛实践的创新意义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1-20.
|
[18] |
辛风瑞.
邢台地震二十年纪念会学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市召开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55-156.
|
[19] |
高振寰, 朱淑莲.
日本长野县的地震泥石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53-59.
|
[20] |
侯立臣.
邢台地震是我国地震事业发展的里程碑——纪念邢台地震二十周年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