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尅丰, 郑通彦, 高小跃, 文鑫涛, 李华玥.
历史灾害地震信息数据库建设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4): 1-6, 1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4.001
|
[2] |
娄世平, 贾荣光, 杨玉永, 潘健.
地震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2): 1-8, 2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2.001
|
[3] |
宫玥, 申文庄, 张守洁.
地震应急信息产品的效能评估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55-6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8
|
[4] |
格桑扎西, 龚宇, 吴今生, 毛利, 叶肇恒.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2): 34-42,4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2.006
|
[5] |
罗勇, 赵晓云.
地震信息多平台快速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2): 21-2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2.004
|
[6] |
冯振玮, 平彩鹏, 杨柳.
地震档案信息现代化服务探索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3): 77-8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3.014
|
[7] |
康建红, 庞晶源, 宁宝坤, 张晨侠.
基于多分类的地震信息跟踪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2): 20-2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2.04
|
[8] |
叶佳宁, 何霆.
地震信息微信自动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4): 23-2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4.005
|
[9] |
刘琼仙, 段洪杰, 杨黎薇.
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3): 50-5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3.011
|
[10] |
程鑫, 吴雯雯, 王远, 戚浩, 夏仕安, 张炳, 王琐琛.
Bass模型在地震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4): 29-33,43.
|
[11] |
杨博, 占伟, 高艳龙, 韩月萍.
GNSS垂向形变场信息提取的尝试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1): 1-5.
|
[12] |
董星宏, 贾宁.
面向市县级网站发布地震信息方式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1): 49-52.
|
[13] |
许崇宝, 孙立新, 张心彬.
利用多源信息方法预测煤矿水害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3): 26-30.
|
[14] |
郭德科.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的合成信息熵值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1): 67-71.
|
[15] |
孙瑞玲, 常祖, 峰赵新, 邵玉花, 宋宁, 王明富.
中等地震前信息增益时空变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4): 59-64.
|
[16] |
平建军, 王秀英.
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三)地震前兆信息量(S值)方法在大同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16-22.
|
[17] |
平建军, 王秀英.
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二)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综合数学表达式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8-15.
|
[18] |
平建军, 王秀英.
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四)地震前兆信息量计算软件的设计及其操作说明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23-28.
|
[19] |
余敏恩.
论地震科普宣传信息社会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4): 51-56.
|
[20] |
杜晓泉, 王尊尧.
震前电信息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62-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