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斌,聂兆胜,黄勇,等.大规模GPS揭示的华北地区现今垂直运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4,34(5):35-39. |
[2]
|
刘经南,姚宜斌,施闯,等.中国大陆现今垂直形变特征的初步探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22(3):1-5. |
[3]
|
朱文耀,符养,李彦.GPS高程导出的全球高程振荡运动及季节变化[J].中国科学(D辑),2005,33(5):470-481. |
[4]
|
王敏,张祖胜,许明元,等.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估[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4):817-823. |
[5]
|
朱良玉,王庆良,蒋锋云,等.非构造形变对区域网GPS垂直形变的影响[J].测绘科学,2014,39(9):49-53. |
[6]
|
乔学军,聂兆胜,杨少敏,等.GPS与InSAR揭示喀什坳陷及邻区的垂直运动与构造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31(3):1-7. |
[7]
|
顾国华.GPS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J].地震,2005,25(3):1-8. |
[8]
|
顾国华.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J].测绘通报,2006,8:24-27. |
[9]
|
顾国华.基准站GPS连续观测得到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J].地震地质,2005,27(2):332-339. |
[10]
|
顾国华.GPS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J].地震,2011,31(3):1-8. |
[11]
|
顾国华. 印尼8.7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与垂直位移时间序列结果[J].地震,2006,26(2):19-27. |
[12]
|
黄立人,马青. 参考框架的一致性及其对形变分析的影响[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2):31-36. |
[13]
|
黄立人,匡绍君. 论地面垂直变形监测中应用GPS技术的可能性[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1):30-37. |
[14]
|
黄立人. 相对于一组稳定点的位移的确定方法[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2):38-42. |
[15]
|
王琪,牛之俊,石俊成.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观测精度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23(3):9-13. |
[16]
|
杨博,占伟,高艳龙. GNSS垂向形变场信息提取的尝试[J].华北地震科学,2012,30(1):1-5. |
[17]
|
朱菊艳,郭海朋,李文鹏,等.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与深层地下水开采关系[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3):165-169. |
[18]
|
王伟.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GPS分析与构造变形模拟[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42-48. |
[19]
|
王敏.GPS观测结果的精化分析与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形变场研究[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2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