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良好, 郑颖平, 疏鹏, 路硕, 杨源源, 李鹏飞.
合肥盆地东缘北西向断裂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3): 6-1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3.002
|
[2] |
江春亮, 查小惠, 曾新福, 曾文敬.
瑞昌地区地震构造条件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2): 30-3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9.02.005
|
[3] |
吴玉涛, 杨为民, 谭成轩, 周俊杰, 张树轩, 李晓乐, 于鸿坤.
延怀盆地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4):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4.001
|
[4] |
孟立朋, 冉志杰, 王燕, 彭远黔.
马村北断裂第四纪活动性勘探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1): 62-6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1.010
|
[5] |
孟建国, 于庆民, 李惠玲, 周均太, 王跃, 张明.
泰安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与断裂活动性关系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1): 61-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1.012
|
[6] |
孟宪纲, 朱文武, 沈宪兴, 李朝柱, 王子平.
芦山MS7.0级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1-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01
|
[7] |
周月玲, 尤惠川, 边庆凯.
张家口万全断裂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2): 1-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2.001
|
[8] |
陈波, 杨清福, 盛俭, 陈琳荣.
长春市开源堡-小城子断裂活动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4): 15-20.
|
[9] |
周海涛, 郭良迁, 张立成.
唐山断裂现代活动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3): 17-22.
|
[10] |
李细光, 曾佐勋, 曾克峰, 樊光明, 董浩斌, 程新文.
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场地及区域断裂活动性的综合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2): 29-36.
|
[11] |
边庆凯, 张培震, 苏向洲.
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断层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3): 41-49.
|
[12] |
张秉良, 方仲景, 段端涛, 向宏发.
程各庄断裂断层泥显微结构特征及其断裂活动性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4): 31-39.
|
[13] |
李愿军, 丁美英.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1-8.
|
[14] |
方仲景, 段瑞涛, 郑炳华, 杨主恩.
河北省怀安盆地北缘断裂活动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4): 25-33.
|
[15] |
杜广仁.
从鹤壁地区岩浆活动与断裂的关系探讨地震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3): 62-69.
|
[16] |
徐杰, 汪良谋, 方仲景, 张裕明, 王辉, 黄秀铭, 杨主恩, 计凤桔.
北京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构造活动性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3): 1-11.
|
[17] |
李文浩, 向宏发, 方仲景, 李如成, 张晚霞.
密云-前门隐伏断裂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2): 43-49.
|
[18] |
刘伯礼, 蔡华昌, 赵军.
石家庄断裂活动性及其对市区稳定性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4): 12-23.
|
[19] |
黄兴根, 张英礼.
京东夏垫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性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4): 23-28.
|
[20] |
徐好民.
从王恭厂灾看顺义-良乡断裂的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1): 9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