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张永奇 张勤 瞿伟

张永奇, 张勤, 瞿伟.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引用本文: 张永奇, 张勤, 瞿伟.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ZHANG Yong-qi, ZHANG Qin, QU Wei. ANALYSIS OF 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GPS DAT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Citation: ZHANG Yong-qi, ZHANG Qin, QU Wei. ANALYSIS OF 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GPS DAT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1212010641202);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控制管理(121201122017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永奇(1985-)男,陕西吴堡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GPS、重力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壳形变数值模拟.E-mail:zyq1985111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ANALYSIS OF 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GPS DATA

  • 摘要: 基于2007-2009年江苏南部GPS资料,借助多面函数法及位移-应变模型求取了研究区的速度场及应变特征参数,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性对该区地壳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南部现今地壳整体朝南东向运动,临海地区与内陆地区速度差异较大,量值在5~10mm/a;(2)研究区域呈现面应变正负交替出现的规律,在泰州、南通、嘉定出现面膨胀、剪切应变高值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大;(3)江苏南部地区地壳运动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共同作用,构造机理复杂。
  • [1]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2] 郭斌,王斌,张月辉.苏北-南黄海盆地地震构造基本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13,31(1):38-44.
    [3] 周海涛,郭良迁.利用跨断层形变资料研究云南地区主要断裂带应变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13,31(1):59-63.
    [4] 杨博,占伟,高艳龙,等.GNSS垂向形变场信息提取的尝试[J].华北地震科学,2012,30(1):1-5.
    [5] 陈阜超,纪静,塔拉,等.京津水准复测与垂直形变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11,29(2):31-34.
    [6] 徐鸣洁,姜永基,周翠英,等.江苏及邻区现代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地震,1996,12(4):383-388.
    [7] 郑江蓉,黄耘.常熟定点形变对江苏及南黄海中强震映震能力及预报效能分析[J].地震学刊,1999,4:34-42.
    [8] 郑江蓉,徐桂明,李鸿宇,等.江苏体应变观测质量和强震响应能力综合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25(4):63-68.
    [9] 田建明,谢华章.江苏地区地震活动性图像的构造解释[J].地震地质,1996,18(3):251-257.
    [10] 熊福来,朱文耀.长三角地区地形变特征的GPS监测和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7,50(6):1719-1730.
    [11] 田建明,徐徐,谢华章,等.江苏及南黄海地区历史地震类型分布特征[J].地震学报,2004,26(4):432-439.
    [12] 仇中阳,林叶青.江苏-南黄海地区断裂带附近的小震活动与主震的关系[J].地震学刊,2001,21(1):19-26.
    [13] 张永奇.基于GPS的长江三角洲(江苏域)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1.
    [14] 王文利,陈士根,董鸿闻,等.利用多面函数拟合中国陆地垂直运动速率图[J].测绘通报,2002,(8):6-11.
    [15] 刘权威.多面函数拟合在地壳水平运动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1996,5(1):14-20.
    [16] 陶本藻,姚宜斌.基于多面函数核函数配置型模型的参数估计[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5):547-555.
    [17] 刘经南,姚宜斌,施闯,等.中国地壳运动整体速度场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4):331-336.
    [18] 刘经南,施闯,姚宜斌,等.多面函数拟合法及其在建立中国地壳平面运动速度场模型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1,26(6):500-503.
    [19] 武艳强,江在森,杨国华,等.利用多面函数整体求解GPS应变场的方法及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9):1085-1089.
    [20] 於宗俦,鲁林成.测量平差基础[M].北京:测绘出版社,1978.
    [21] 石耀霖,朱守彪.用GPS位移资料计算应变方法的讨论[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26(1):1-8.
    [22] 王斌,梁雪萍,周健,等.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断裂活动性与地震关系的分析[J].高原地震,2008,20(1):38-43.
    [23] 李延兴,张静华,何建坤,等.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大陆的影响[J].测绘学报,2006,35(2):99-105.
    [24] 徐杰,周本刚,计凤桔,等.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J].地学前沿,2012,19(4):1-7.
  • [1] 党学会, 郭炳辉, 吕健.  基于GPS的华北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1): 1-4,2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1.001
    [2] 张磊, 张新东, 谭青, 白燕.  地震计位置校正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4): 57-5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4.012
    [3] 万文妮.  山西带形变监测场地情况调查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2): 17-22.
    [4] 陈光, 李祖宁, 王紫燕, 钟继茂, 陈超贤.  福建地壳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1): 21-25.
    [5] 张风霜, 杨国华, 韩月萍, 沈舞春, 王利.  近几年山西断裂带水平形变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2): 5-9.
    [6] 周晓燕, 杨国华, 韩月萍.  华北近十年来水平运动动态与地震活动危险区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4): 28-33.
    [7] 谢觉民, 杨国华, 薄万举.  北京地区区域性形变场与近期强震危险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1): 1-9.
    [8]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66-71.
    [9] 谢觉民, 黄立人.  唐山地震地壳垂直形变的再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67-275.
    [10] 程式, 杜方, 刘本培.  一九七六年盐源——宁蒗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特点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53-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70
  • HTML全文浏览量:  172
  • PDF下载量:  12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3-13
  • 刊出日期:  2013-09-15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1212010641202);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控制管理(1212011220175)
    作者简介:

    张永奇(1985-)男,陕西吴堡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GPS、重力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壳形变数值模拟.E-mail:zyq1985111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摘要: 基于2007-2009年江苏南部GPS资料,借助多面函数法及位移-应变模型求取了研究区的速度场及应变特征参数,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性对该区地壳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南部现今地壳整体朝南东向运动,临海地区与内陆地区速度差异较大,量值在5~10mm/a;(2)研究区域呈现面应变正负交替出现的规律,在泰州、南通、嘉定出现面膨胀、剪切应变高值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大;(3)江苏南部地区地壳运动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共同作用,构造机理复杂。

English Abstract

张永奇, 张勤, 瞿伟.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引用本文: 张永奇, 张勤, 瞿伟.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ZHANG Yong-qi, ZHANG Qin, QU Wei. ANALYSIS OF 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GPS DAT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Citation: ZHANG Yong-qi, ZHANG Qin, QU Wei. ANALYSIS OF PRESENT-DAY CRUSTAL DEFORM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GPS DAT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参考文献 (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