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幸兴, 毛国良, 常亮, 王莉婵, 赵英萍.
易县台BBVS-120地震计记录重力固体潮能力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2): 56-60,8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9.02.009
|
[2] |
杨柳, 马婷, 马建英, 邵永新.
基于含水层体应变反演的天津地区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4): 60-6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4.010
|
[3] |
林国元, 狄哲, 朱继承.
利用干扰信息估算福州乌鸦嘴泉裂隙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4): 40-43.
|
[4] |
卢双苓, 李峰, 王强, 于庆民, 刘厚明, 曲保安.
泰安地震台钻孔应变固体潮畸变的分析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49-52,64.
|
[5] |
任佳, 张纳莉, 王长江.
怀4井数字气氡固体潮潮汐效应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1): 56-59.
|
[6] |
陈建国.
应变固体潮相位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2): 45-49.
|
[7] |
邢西淳, 邵辉成, 毛娟, 毛胜利, 陈建民.
三原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4): 40-46.
|
[8] |
曹新来, 王贺生, 张素欣, 李玉春, 李玉, 郑云贞.
昌黎井含水层系统的水位水温动态关系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2): 55-61.
|
[9] |
陈德福, 段立新, 李玉, 李晓军, 宦吉洪, 景树娟.
怀来等台固体潮观测调和分析结果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2): 50-55.
|
[10] |
张昭栋, 郑金涵, 冯初刚, 张广城.
根据井水位阶变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三种方法的对比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1): 39-44.
|
[11] |
张朝明, 刘长海, 梁久亮.
庐江台自流井流量固体潮观测资料调和分析的初步结果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4): 75-80.
|
[12] |
庄光国.
海潮、固体潮的叠加对深井水位动态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1): 82-88.
|
[13] |
张昭栋, 王尤培, 郑金涵.
井孔变径与水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的响应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3): 66-74.
|
[14] |
唐九安.
拟合检验计算中固体潮理论值的一阶微商值最优计算方法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2): 31-36.
|
[15] |
胡延昌, 周坤根, 李辉, 孙和平, 殷积涛, 周旭明.
井水固体潮观测中的液核动力学效应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3): 82-88.
|
[16] |
张学阳.
与地震台站固体潮观测有关的高精度气压自记仪研制问题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1): 100-102.
|
[17] |
刘序俨.
倾斜固体潮长周期波、全日波、半日波和1/3日波的理论值计算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38-144.
|
[18] |
张昭栋, 郑金涵.
重力固体潮(M2波)的海潮效应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3): 35-45.
|
[19] |
王宝银.
深井水位的气压、固体潮因素消除——调和、付氏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16-27.
|
[20] |
周景明, 林尉岐.
彭泽台倾斜固体潮观测所受的降雨影响及其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4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