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点及地震构造带的划分
-
摘要: 本文从地震的构造成因角度出发,探讨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点、发震构造特征及地震构造带的划分。认为本区自公元1059年以来地震活动明显地存在三个活动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活动周期的地震活动高潮阶段中。本区发震构造以走滑、走滑一正倾滑、走滑一逆倾滑运动为主,发震构造的展布方向主要为NNE、NNW-NW,不同方向发震构造具不同运动特征。文中还具体讨论了本区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划分。
-
[1] 顺功叙,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83. [2]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东部地震目录、地震出版社,1980. [3] 徐果明,《地震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2. [4] 王景明,1556年华县地震极震地区地面破裂带及地震成因保讨,陕西地震,1978. [5] 高维明,沂沭活动断裂及其地震构造,构造地质论丛,3, 1984. [6] 张之立等,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分析,地震学报,2, 1982. [7] 国家地震局1976年唐山地震编辑组,《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地震出版社,1932年. [8] 崔作舟等,唐山地震与活动构造体系的关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 1, 1981. [9] 陈培善等,震源机制与烈度分布的关系,地球物理学报,1, 1975. [10] 李永善,华县大地震震害与古地震遗迹探讨,史前地震与第四纪地质文集, 1982.
[1l] 王挺梅等,北京的古震地研究,史前地震与第四纪地论文集, 1982.[11] 于杰,公元1057年北京地震,北京地震地质会战专题成果,198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14
- HTML全文浏览量: 622
- PDF下载量: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