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焦成丽, 张玉林, 孙澎涛, 任峻峰, 孙贵成, 李庆武, 李文军.
承德地区形变资料前兆异常特征及映震能力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3): 48-51.
|
[2] |
张学民, 翟彦忠.
晋冀蒙交界地区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分析与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1): 16-24.
|
[3] |
马彩欣.
唐山市山西水2井水位固体潮震前畸变现象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59-65.
|
[4] |
王俊国, 赵根模.
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空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86-94.
|
[5] |
董守玉, 贾化周, 万迪堃, 黄保大, 蓝秀英.
地下水位动态机理浅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37-142.
|
[6] |
王志贤.
隆尧台电阻率前兆异常十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87-93.
|
[7] |
万迪堃, 贾化周, 董守玉, 黄保大, 蓝秀英.
河北及其邻区地下水位震例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43-149.
|
[8] |
林庭煌.
善于开创勇于攀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1-4.
|
[9] |
沈传义, 周相泉.
临盘油田地震前后油、水井动态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99-101.
|
[10] |
chi-yuking, 王运启, 刘允清.
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烈斯断层蠕变段的氡射气脉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48-55.
|
[11] |
贾志斌, 杜晓泉, 陈志勇, 张俊恒.
电极法监测震前电磁交变信息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10-116.
|
[12] |
董守玉, 万迪堃, 贾化周.
邢台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一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45-49.
|
[13] |
马兴国.
唐山震中区浅层应力和余震关系的统计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90-92.
|
[14] |
曾炬, 罗兰格, 侯建明, 孙玉海.
地震前兆异常的统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89-94.
|
[15] |
张炜, 尹汉南, 邹昌明.
华北水氡异常与地震预报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93-98.
|
[16] |
H.Friedmann, 许智.
泉水氡异常形态随震中距变化的理论模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93-102,118.
|
[17] |
李有才.
四川姑咱水氡突跳是临震异常吗?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91-93.
|
[18] |
王六桥, 李善因.
利用喷涌型地下水位异常的资料反演震前局部应力场的快速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46-51.
|
[19] |
王六桥, 李善因.
喷涌型地下水异常前兆虚报一例及其真伪前兆判别标准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52-56.
|
[20] |
张肇诚.
唐山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及孕震过程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