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建明, 申伟坤, 李明, 李金.
秦皇岛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未来地震危险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70-7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12
|
[2] |
李冬圣, 刘继录.
2009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63-63.
|
[3] |
张春生, 刘春, 石军, 张宪.
汉中与安康盆地地震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2): 18-22.
|
[4] |
兰从欣, 朱红彬, 郭心.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小震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1): 11-14.
|
[5] |
张子广, 傅德川, 赵新平, 王秀文, 杨志合.
唐山7.8级地震震后异常综合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1): 72-78.
|
[6] |
李文英, 陈绍绪, 张清荣.
利用多级模糊评判综合预报地震强度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3): 67-73.
|
[7] |
易学发, 许国昌.
西安地区活动断裂带及地震危险性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4): 85-92.
|
[8] |
黄雪范.
华北地震危险性的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12-116.
|
[9] |
张立人.
G-R关系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效能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4): 10-18.
|
[10] |
靳雅敏, 于新昌, 扈志刚.
由小震应力场的动态变化估计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83-89.
|
[11] |
张秀梅.
唐山地震的某些历史教训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65-368.
|
[12] |
曾炬, 罗兰格, 侯建明, 孙玉海.
地震前兆异常的统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89-94.
|
[13] |
于新昌, 靳雅敏.
唐山地震序列的空间活动指数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27-134.
|
[14] |
吕梦麟, 商宏宽.
林县小震活动特征及与邢台地震活动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33-44.
|
[15] |
杨理华.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地震趋势预报的回顾——悼念在唐山地震中以身殉职的六位同志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51-154.
|
[16] |
曹宗普, 刘素英.
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85-92.
|
[17] |
贾化周, 董守玉, 万迪堃, 王吉易.
我国地震地下水工作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15-18.
|
[18] |
常克贵.
应用极值理论对鄂尔多斯北缘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30-40.
|
[19] |
张玉松, 李宣瑚, 杨玉荣.
水氡预报地震的图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2-55.
|
[20] |
潘成德.
山东地震活动特征浅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8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