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新来, 王贺生, 张素欣, 李玉春, 李玉, 郑云贞.
昌黎井含水层系统的水位水温动态关系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2): 55-61.
|
[2] |
李志民, 杜锡武, 纪运刚.
邢台5.3级地震前峰峰地震台体应变反映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51-154.
|
[3] |
王志贤.
隆尧台电阻率前兆异常十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87-93.
|
[4] |
鄂秀满.
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系统的现状与前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68-172.
|
[5] |
李钦祖.
河北省地震工作二十年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10.
|
[6] |
.
缅怀殉难人民献身地震事业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14-15.
|
[7] |
武烈.
邢台唐山地震对山西地震带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104-108.
|
[8] |
金学申, 姚殿义.
邢台地震前表征时间序列参数V值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95-98.
|
[9] |
侯立臣.
邢台地震是我国地震事业发展的里程碑——纪念邢台地震二十周年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10.
|
[10] |
潘文杰.
唐山地震十周年纪念暨学术交流会在唐山市召开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122-122.
|
[11] |
邹昌明.
渤海7.4级地震水氡前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74-81.
|
[12] |
董守玉, 万迪堃, 贾化周.
邢台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一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45-49.
|
[13] |
辛风瑞.
邢台地震二十年纪念会学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市召开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55-156.
|
[14] |
郑熙铭, 刘喜兰.
唐山7.8级地震前咸水层水位的长趋势变化原因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103-107.
|
[15] |
张炜, 尹汉南, 邹昌明.
华北水氡异常与地震预报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93-98.
|
[16] |
张郢珍.
地震蕴育与发生过程中场与源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27-36.
|
[17] |
刘元生, 王六桥.
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研究进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5.
|
[18] |
王万青.
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油井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9-23.
|
[19] |
贾化周, 董守玉, 万迪堃, 王吉易.
我国地震地下水工作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15-18.
|
[20] |
张玉松, 李宣瑚, 杨玉荣.
水氡预报地震的图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