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现场实践——记述邢台地震现场多路探索、广泛实践的创新意义
-
摘要: 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是发生在华北平原上人口众多,农业发达,经济繁荣而富饶美丽的冀南大地上的第一次大地震。它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和给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在我国近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它使数以千计的居民村镇,倾刻之间就变成了废墟,人员死亡竟高达8064人之多,它以给地震灾区带来巨大的创伤而成为新中国诞生以来举世瞩目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一次大地震。
-
[1] 郭增建,地震对策中的某些地震学问题,《国际地震动态》,2, 1985。 [2] 邢台地震工作队结合分析组,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走综合预报的道路,《地震战线》学术讨论专辑(一) 1970年 10 月. [3] 王泽皋、汪成民、张郢珍,张尚识、傅征详、傅德川、丁鉴海、廖均鱗,邢台余震区的综合分析预报一记邢台探索综合分析预报的初次尝试,华北地震科学,2, 1984. [4]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洽区地震队编著,《一九二〇年海原地震》,地震出版社,198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43
- HTML全文浏览量: 390
- PDF下载量: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