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素欣, 刘耀炜, 盛艳蕊, 李非.
地下水超采区井水位非前兆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4): 1-5.
|
[2] |
张素欣, 王吉易, 郑云贞.
地下水动态的最大熵谱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4): 71-75.
|
[3] |
李宗魁, 聂利华, 胡少辉, 曹井泉.
潜水井水位微动态分析及映震能力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50-58.
|
[4] |
相里辰, 李秀英, 李俊荣.
丰南岳-42井水位的临震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50-154.
|
[5] |
董守玉, 贾化周, 万迪堃, 黄保大, 蓝秀英.
地下水位动态机理浅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37-142.
|
[6] |
黄保大, 贾化周, 万迪堃, 董守玉, 蓝秀英.
河北井网水位观测中的刚性动态与弹性动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23-130.
|
[7] |
P.M.Merifild, D.L.Lamar, 万迪堃.
南加利福尼亚圣哈辛托断裂带上的井水位所反映的可能应变事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24-30.
|
[8] |
蓝秀英, 王运启, 刘忠佩, 韩永祯.
内蒙丰镇5.8级地震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90-95.
|
[9] |
沈传义, 周相泉.
临盘油田地震前后油、水井动态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99-101.
|
[10] |
王吉易, 郑云贞, 刘允清.
水化前兆异常网络及唐山地震水化前兆异常分布特征的初步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70-77.
|
[11] |
董守玉, 万迪堃, 贾化周.
邢台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一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45-49.
|
[12] |
曾炬, 罗兰格, 侯建明, 孙玉海.
地震前兆异常的统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89-94.
|
[13] |
姜涛.
河间马17井动水位观测地震前兆反映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24-28.
|
[14] |
王六桥, 李善因.
利用喷涌型地下水位异常的资料反演震前局部应力场的快速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46-51.
|
[15] |
王万青.
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油井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9-23.
|
[16] |
张金栋.
1984年辽宁营口3.9级地震与油水井动态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33-35.
|
[17] |
刘元生, 王六桥.
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研究进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5.
|
[18] |
刘元生, 王六桥, 张德元, 邹泉生, 佟武.
强震前油井动态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36-45.
|
[19] |
贾化周, 万迪堃, 董守玉, 蓝秀英, 王运启.
万全井水位几个有意义的图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47-51.
|
[20] |
杨国军, 钱立信, 王安滨.
塘沽地区石油深井油气动态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