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敏, 龚永俭, 畅国平, 王志敏, 李细顺, 王利兵.
红山台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76-8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13
|
[2] |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66-71.
|
[3] |
王遂章.
安丘形变台室内基线变化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2): 74-76.
|
[4] |
侯彦珍, 王永才, 张根深.
土壤气氡测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2): 55-59.
|
[5] |
谢觉民, 黄立人.
唐山地震地壳垂直形变的再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67-275.
|
[6] |
陈绍绪, 朱学武.
邯郸地区地壳形变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42-50.
|
[7] |
万迪堃, 贾化周, 董守玉, 黄保大, 蓝秀英.
河北及其邻区地下水位震例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43-149.
|
[8] |
谢美娟, 陈绍明.
地震前后地磁短周期异常变化的再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10-313.
|
[9] |
唐铭麟.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孕震模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71-81.
|
[10] |
孙加林, 白格乐图.
1980年2月10日博克图5.6级地震震兆信息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9.
|
[11] |
K.-K.Liu, T.-F.Yui, Y.-H.Yeh, B.-B.Tsai, T.-L.Teng, 王吉易.
台湾北部地下水中氡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14-23.
|
[12] |
H.Friedmann, 许智.
泉水氡异常形态随震中距变化的理论模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93-102,118.
|
[13] |
冯在成, 李庆朝, 潘维双, 张来荣.
气压对水氡测值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108-113.
|
[14] |
王永才, 冯玮, 侯彦珍.
低频振动作用下土壤气中氡浓度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7-22.
|
[15] |
JohnH·, Healy, T·, C·, Urban, 曹新来, 秦清娟, 郑云贞, 蓝秀英.
用于地震预报的原位流体压力测量——加利福尼亚州Hi Vista一口深井的例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31-47.
|
[16] |
Randolph H.Ware, Christian Roecken, Max Wyss, 冯玮.
断层气中氢的检测及其解释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56-62,30.
|
[17] |
程式, 杜方, 刘本培.
一九七六年盐源——宁蒗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特点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53-60.
|
[18] |
魏光兴, 周翠英, 侯海峰, 吴庭章, 赵兴兰, 刁守忠.
聊城——兰考断裂带及其邻区现代地壳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19-39.
|
[19] |
孙继忠.
赤峰南部地区弱震活动是唐滦强震孕育和发生的窗口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93-98.
|
[20] |
漆家福.
由微(小)震综合断层面解推测林县地区的现代应力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