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莉婵, 毛国良, 王宁, 李冬圣, 蔡玲玲, 王亚玲.
多种方法综合测定河北昌黎ML4.5地震震源深度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1): 49-5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1.007
|
[2] |
郝美仙, 张珂, 徐岩, 倪铭, 王勇.
内蒙古和林格尔M4.0地震的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1): 84-8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1.012
|
[3] |
马莉, 张玲, 杨颖, 王承伟, 张娉婷.
Pn与sPn震相到时差计算震源深度的单台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1): 57-62.
|
[4] |
孟雁英.
山西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3): 65-68.
|
[5] |
王治国.
南昌井水位对两次远大地震的异常反应及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3): 95-96.
|
[6] |
夏乱保, 孙佩卿.
红山地震台近震震级ML的台基校正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2): 71-78.
|
[7] |
王宝银, 李杰.
维纳滤波在地下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1): 26-33.
|
[8] |
郑云贞, 王吉易, 刘允清.
荷泽5.9级地震前邯郸地区水氡异常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1): 88-90.
|
[9] |
黄保大, 贾化周, 万迪堃, 董守玉, 蓝秀英.
河北井网水位观测中的刚性动态与弹性动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23-130.
|
[10] |
董守玉, 贾化周, 万迪堃, 秦清娟.
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类型及机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58-66.
|
[11] |
万迪堃, 贾化周, 董守玉, 黄保大, 蓝秀英.
河北及其邻区地下水位震例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43-149.
|
[12] |
王永才.
冀中古潜山地下水中阳离子键参数规律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3): 88-93.
|
[13] |
马兴国.
唐山震中区浅层应力和余震关系的统计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90-92.
|
[14] |
董守玉, 万迪堃, 贾化周.
邢台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一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45-49.
|
[15] |
chi-yuking, 王运启, 刘允清.
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烈斯断层蠕变段的氡射气脉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48-55.
|
[16] |
王永才, 冯玮, 侯彦珍.
低频振动作用下土壤气中氡浓度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7-22.
|
[17] |
H.Friedmann, 许智.
泉水氡异常形态随震中距变化的理论模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93-102,118.
|
[18] |
贾化周, 董守玉, 万迪堃, 王吉易.
我国地震地下水工作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15-18.
|
[19] |
邓禹仁, 董守玉.
深层地下热水水位变化的物理化学机理初步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53-58.
|
[20] |
王万青.
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油井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