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地貌
-
摘要: 本文论述了地震断层崖、地震断错地貌、地震脊形地貌、地震洼地、地震堆积地貌、地震滑坡及其成因机制。这些由地震内营力造成的地震地貌,是活动构造地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讨论了这类地貌在外营力的削蚀作用下的演变过程,识别这种演变地形,对古地震的存在提供判别标志。
-
[1] 1、邓起东,断层性状,盆地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地震科学研究,1-3期,1984。
2、时振梁等,1932年昌马地震破裂带及其形成原因的初步探讨,地球物理学报,17, 4, 1974。
3、贾云鸿,1927年古浪大震地质构造背景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西北地震学报,4, 3, 1982。
4、孟宪梁等,1679年三河一平谷大地震的地震断带,地震, 3期。1983。
5、四川省地震局编著,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6、李孟銮等,略谈海原地震,地震战线,1期,1979。
7、刘百篪等,1718年通谓地震和1654年天水地震区航空照片判读,地震科学研究,1期,1984。
8, R·E·Wallace, 1977,内华达州北一中部年青断崖的剖面和年龄,活断层研究,地震出版社,1983。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35
- HTML全文浏览量: 333
- PDF下载量: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