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

户志刚 金学申

户志刚, 金学申.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0-55.
引用本文: 户志刚, 金学申.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0-55.
Hu Zhigang, Jin Xueshen. ANOMALOUS WAVE FORM BEFORE STRONG AFTERSHOCK OF XINGTA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2): 50-55.
Citation: Hu Zhigang, Jin Xueshen. ANOMALOUS WAVE FORM BEFORE STRONG AFTERSHOCK OF XINGTA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2): 50-55.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

ANOMALOUS WAVE FORM BEFORE STRONG AFTERSHOCK OF XINGTAI EARTHQUAKE

  •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70年~1985年)红山地震台所记录的台站周围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较大地震前的小震大多呈现一种异常波形。我们对这种波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统计的角度探索了它作为强余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异常小震的震中与未来较大余震的震中相近;异常地震与强余震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数分钟至几天之间,异常小震的震级与未来较大地震的震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对产生这种波形的可能机制从震源区介质。应力场方面作了初浅的讨论。
  • [1] 陈培善等,由中小地震的震级ML和Ms估算1970年通海地震前后其周围地区的剪应力值,地震学报, 4,3, 1982。
    [2] 刘正荣,郭增建,地震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76。
    [3] 马宗晋等,中国九大地震,地震出版社,1982。
    [4]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东部地震目录,地震出版社,1980。
    [5] 河北省地震局,邢台地震目录,地震出版社,1976。
  • [1] 韦士忠, 石汝斌, 李玉萍, 赵英芳.  用选频谱研究唐山余震序列较大地震前小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某些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1): 43-51.
    [2] 谢华章, 杨彩霞.  南黄海两次中强震的前兆性空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59-63.
    [3] 李文英, 张清荣.  邢台5级左右强余震前地震活动的一些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06-111.
    [4] 马兴国.  唐山震中区浅层应力和余震关系的统计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90-92.
    [5] 孙加林, 白格乐图.  1980年2月10日博克图5.6级地震震兆信息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9.
    [6] 潘文杰, 赵仁甲, 郑国荣, 相里晨, 李秀英.  唐山强余震前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78-79.
    [7] 王万青.  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油井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9-23.
    [8] 戴英华, 张青荣, 陈连柱, 赵明淳.  华北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条带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61-67.
    [9] 孙继忠.  赤峰南部地区弱震活动是唐滦强震孕育和发生的窗口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93-98.
    [10] 姚殿义.  山西"震情带"与华北中强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59-6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22
  • HTML全文浏览量:  291
  • PDF下载量:  15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5-12-05
  • 刊出日期:  1986-06-15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70年~1985年)红山地震台所记录的台站周围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较大地震前的小震大多呈现一种异常波形。我们对这种波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统计的角度探索了它作为强余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异常小震的震中与未来较大余震的震中相近;异常地震与强余震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数分钟至几天之间,异常小震的震级与未来较大地震的震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对产生这种波形的可能机制从震源区介质。应力场方面作了初浅的讨论。

English Abstract

户志刚, 金学申.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0-55.
引用本文: 户志刚, 金学申. 邢台强余震前的异常波形[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0-55.
Hu Zhigang, Jin Xueshen. ANOMALOUS WAVE FORM BEFORE STRONG AFTERSHOCK OF XINGTA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2): 50-55.
Citation: Hu Zhigang, Jin Xueshen. ANOMALOUS WAVE FORM BEFORE STRONG AFTERSHOCK OF XINGTA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2): 50-55.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