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

王敬禹

王敬禹.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28-36.
引用本文: 王敬禹.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28-36.
Wang Jingyu. SEISMO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ULT ZON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1): 28-36.
Citation: Wang Jingyu. SEISMO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ULT ZON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1): 28-36.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

SEISMO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ULT ZON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 摘要: 黄河发育在阴山和秦岭两大纬向构造带之间,受到不同构造单元和大断裂的控制,在各个段落上构成了"沿黄断裂带"。黄河在不同构造的交汇处,形成了巨大的河道拐弯和一些独特的"喇叭型"构造。进入新构造运动时期,其活动仍然来停止,以致酿成了这些地带中强地震的不断发生。#br#文中对黄河中、下游的河道摆动和迁徒进行了论述,强调了新构造运动的作用,指出"禹王故道"受控于地质构造,是一条地壳破碎带,也是一条地震活动带。#br#本文指出,黄河大拐弯、喇叭型构造、"禹王故道"、黄河大支流的地震活动性构成了"沿黄地震带",这就为大地震的发生,提供了空间信息。
  • [1] 黄委会:《黄河水利史述要》,1982年水利出版社。
  • [1] 江春亮, 查小惠, 曾新福, 曾文敬.  瑞昌地区地震构造条件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2): 30-3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9.02.005
    [2] 卫鹏飞, 张翠芬.  天津滨海新区新构造分区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52-58.
    [3] 晁洪太, 李家灵, 崔昭文, 王志才, 杜宪宋.  山东中部一条明显的北西向中强地震带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23-29.
    [4] 黄秀铭.  冀东环形构造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49-256.
    [5] 邓禹仁, 李秀英, 相里辰.  唐山地震构造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59-167.
    [6] 郭文.  凹凸型发震构造与邢台地震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24-230.
    [7] 易学发, 许国昌.  西安地区活动断裂带及地震危险性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4): 85-92.
    [8] 于新昌, 靳雅敏, 孙迎.  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估计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52-60.
    [9] 姚殿义.  山西"震情带"与华北中强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59-65.
    [10] 李绍柄, 翟振生, 靳雅敏, 何春贵, 许建恩, 于新昌.  河北省文安——霸县地区地震地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37-4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63
  • HTML全文浏览量:  906
  • PDF下载量:  12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4-12-07
  • 刊出日期:  1986-03-15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

摘要: 黄河发育在阴山和秦岭两大纬向构造带之间,受到不同构造单元和大断裂的控制,在各个段落上构成了"沿黄断裂带"。黄河在不同构造的交汇处,形成了巨大的河道拐弯和一些独特的"喇叭型"构造。进入新构造运动时期,其活动仍然来停止,以致酿成了这些地带中强地震的不断发生。#br#文中对黄河中、下游的河道摆动和迁徒进行了论述,强调了新构造运动的作用,指出"禹王故道"受控于地质构造,是一条地壳破碎带,也是一条地震活动带。#br#本文指出,黄河大拐弯、喇叭型构造、"禹王故道"、黄河大支流的地震活动性构成了"沿黄地震带",这就为大地震的发生,提供了空间信息。

English Abstract

王敬禹.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28-36.
引用本文: 王敬禹. 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意义[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28-36.
Wang Jingyu. SEISMO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ULT ZON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1): 28-36.
Citation: Wang Jingyu. SEISMO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FAULT ZON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6, 4(1): 28-36.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