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李智 王晓青 王超

李智, 王晓青, 王超.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1-5.
引用本文: 李智, 王晓青, 王超.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1-5.
LI Zhi, WANG Xiao-qing, WANG Chao. STUDY ON DEATH RATE OF CHI-CH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3): 1-5.
Citation: LI Zhi, WANG Xiao-qing, WANG Chao. STUDY ON DEATH RATE OF CHI-CH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3): 1-5.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8BAC44B02-02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智(1980-),男(汉族),辽宁锦州人。辽宁省地震局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浅层地震勘探和地震震害评估等工作.E-mail:lizhi3982@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9

STUDY ON DEATH RATE OF CHI-CHI EARTHQUAKE

  • 摘要: 发生在台湾省车笼埔断层上的集集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本文搜集了该地震高烈度区的村里级行政单元的死亡率数据,并分析了城市型、乡镇型和农村型居民地的死亡率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明城市型和乡镇型平均死亡率差别不大,农村型则明显较高。对死亡率与地表破裂带、高烈度分布区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显示了死亡率随距离分布在断层两侧的不对称性。上述结果加深了对集集地震死亡率分布及其成因的认识,对评估未来地震人员死亡有重要意义。
  • [1] 王锦华.前言[C]//王锦华, 王乾盈, 宋国域, 等.九二一集集大地震.2005:1-3.
    [2] 王彦斌, 王永, 李建成, 等.1999年台湾集集大地震的地表断层破裂特征[J].地震地质, 2000, 22(2):97-103.
    [3] 台湾省九二一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救灾纪实[M].台湾: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000.
    [4] 郝敏, 谢礼立.921台湾集集地震的烈度等震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2):169-172.
    [5] 郝敏, 谢礼立.集集地震等震线和PGA、PGV等值线关系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26(1):18-21.
    [6] 刘吉夫.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6.
    [7] 傅征祥, 李革平.地震生命损失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8] 邹其嘉, 毛国敏, 孙振凯, 等.地震人员伤亡易损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1995, 4(3):60-68.
    [9] 陈棋福, 陈颙, 陈凌.利用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据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评估[J].地震学报, 1997, 19(6):640-649.
    [10] 李智, 王晓青.地震震害微观与宏观方法快速盲估综述[J].地震, 2010, 30(2):134-142.
    [11]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未来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
    [12] 俞言祥, 高孟潭.台湾集集地震近场地震动的上盘效应[J].地震学报, 2001, 23(6):615-621.
    [13] 王乾盈, 吴明贤, 李千里.震测剖面[C]//王锦华, 王乾盈, 宋国域, 等.九二一集集大地震.2005:195-211.
  • [1] 于晓虹, 叶晶, 洪赢政, 楼文高.  地震死亡人数评估的投影寻踪回归建模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4): 19-2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4.004
    [2] 车濛琪, 陈俊, 应允翔, 朱虹, 张明明.  基于深度学习下地磁干扰数据集的建立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2): 56-6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2.008
    [3] 陈辉国, 周龙龙, 钟庭, 雷屹欣.  汶川地震动穿零率特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3): 23-3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3.004
    [4] 亓凤娇, 苏鹤军, 陈文凯, 王紫荆, 苏浩然.  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以甘肃省中强震为例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1): 9-16, 2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1.002
    [5] 李瑞卿, 尹宏伟, 张蕾, 信世民, 郭学增.  兴济地震台地电阻率干扰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4): 78-8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3
    [6] 芮建勋.  火星冲日对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1): 30-34,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1.006
    [7] 李桂清, 吴学瑜, 刘兆友, 韩久英, 马艳华.  断层土壤气采气率对气氡观测结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32-36.
    [8] 李桂清, 徐婉君, 彭淑丽, 李红梅, 贾婧.  濮阳地震台断层土壤气采气率对气氡观测结果影响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2): 34-38.
    [9] 刘光夏.  台湾省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简介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3): 71-74,80.
    [10] 王志贤.  大同6.1级地震地电阻率异常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4): 71-77.
    [11] 黄杰.  自由网的经典平差与广义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2): 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6
  • HTML全文浏览量:  96
  • PDF下载量:  10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5-10
  • 刊出日期:  2010-09-15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8BAC44B02-0202)
    作者简介:

    李智(1980-),男(汉族),辽宁锦州人。辽宁省地震局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浅层地震勘探和地震震害评估等工作.E-mail:lizhi3982@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9

摘要: 发生在台湾省车笼埔断层上的集集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本文搜集了该地震高烈度区的村里级行政单元的死亡率数据,并分析了城市型、乡镇型和农村型居民地的死亡率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明城市型和乡镇型平均死亡率差别不大,农村型则明显较高。对死亡率与地表破裂带、高烈度分布区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显示了死亡率随距离分布在断层两侧的不对称性。上述结果加深了对集集地震死亡率分布及其成因的认识,对评估未来地震人员死亡有重要意义。

English Abstract

李智, 王晓青, 王超.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1-5.
引用本文: 李智, 王晓青, 王超.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1-5.
LI Zhi, WANG Xiao-qing, WANG Chao. STUDY ON DEATH RATE OF CHI-CH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3): 1-5.
Citation: LI Zhi, WANG Xiao-qing, WANG Chao. STUDY ON DEATH RATE OF CHI-CHI EARTHQUAK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3): 1-5.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