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

杨鼎鸿 蔡作馨 程庆斌 邓聪 邓宁 林昊

杨鼎鸿, 蔡作馨, 程庆斌, 邓聪, 邓宁, 林昊.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58-62.
引用本文: 杨鼎鸿, 蔡作馨, 程庆斌, 邓聪, 邓宁, 林昊.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58-62.
YANG Ding-hong, CAI Zuo-xin, CHENG Qing-bin, DENG Cong, DENG Ning, LIN Hao. CONTRAST EXPERIMENT FOR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DIGITAL OBSERV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2): 58-62.
Citation: YANG Ding-hong, CAI Zuo-xin, CHENG Qing-bin, DENG Cong, DENG Ning, LIN Hao. CONTRAST EXPERIMENT FOR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DIGITAL OBSERV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2): 58-62.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

基金项目: 福建省地震局2005年科研基金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鼎鸿(1965-),男(汉族),福建福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与研究.E-mail:ydh401@139.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

CONTRAST EXPERIMENT FOR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DIGITAL OBSERV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

  • 摘要: 根据已有的地下水单井综合观测方案和宁德地震台所具备的实验条件,就若干种不同方案在宁德地震台开展对比观测,并对4种方案的实际观测效果和其它有关优缺点分别给出科学评价。然后根据实验和分析结果,从中选出在科学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最优方案。
  • [1]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地下水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5:1.
    [2]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5:250-251.
    [3] 蔡诗凰.水位、水化单井综合观测的可能性研究[C].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水位水化专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 422-428.
    [4] 张潮明.自流井水动态的综合观测方法[C].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水位水化专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 453-458.
    [5] 舒优良, 张世民.周至深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技术改造及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42-49.
    [6] 吴春华.胜利油田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字化技术改造[J].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2):160-165.
    [7] 许秋龙.新疆地下流体数字化改造项目中的几个特点[J].内陆地震, 2009, 23(2):160-165.
    [8] 许秋龙, 王道.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条件和技术研究[J].内陆地震,2001, 15(1):39-48.
    [9] 王志敏, 孔令昌.太平庄观测井地下流体动态综合研究[J].地震地质, 2004, 26(2):334-338.
    [10] 魏汝庆, 王华.地震地下流体数字观测初探[J].山西地震, 2003, 122(1):14-15.
    [11] 蔡作馨, 杨鼎鸿, 程庆斌, 等.地下含水层氡浓度和水位实时动态的潮汐现象与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J].地震, 2006, 26(4):9-14.
    [12] 蔡作馨, 史粦华, 杨鼎鸿, 等.地下水溶解气数字化观测程控定量自动脱气装置[J].地震, 2003, 23(3):121-125.
    [13] 蔡作馨, 程庆斌, 杨鼎鸿, 等.地下水"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J].地震, 2003, 23(1):109-113.
  • [1] 刘洪良, 冉志杰, 刘龙, 张展伟, 云萌, 彭远黔.  唐山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选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3): 59-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9
    [2] 林国元, 江劲军, 朱继承, 薛飞, 黄永模.  电导电极比测实验及其误差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22-25.
    [3] 李民.  地下流体对地震前兆作用的综述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2): 24-28.
    [4] 张子广, 张素欣, 李薇, 尹宏伟, 韩文英.  河北省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震例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4): 12-16.
    [5] 孟彩菊, 张文男, 王洪峰.  夏县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17-20.
    [6] 吴春华.  胜利油田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字化技术改造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3): 34-36.
    [7] 张子广, 张素欣, 张跃刚, 李薇, 尹宏伟, 韩文英.  河北省地下流体数字与模拟资料对比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6-12.
    [8] 舒优良, 张世民.  周至深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技术改造及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42-50.
    [9] 高小其, 许秋龙, 李艳萍, 张学敏, 李新勇, 崔勇, 蓝陵, 迪里夏提.  新疆轮台两次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对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3): 56-62.
    [10] 王吉易, 董守玉, 万迪堃.  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新思路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 61-65.
    [11] 王焕萍, 冯德益.  塘沽18井多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综合识别与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4): 55-6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87
  • HTML全文浏览量:  316
  • PDF下载量:  11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9-09-16
  • 刊出日期:  2010-06-15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

    基金项目:  福建省地震局2005年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杨鼎鸿(1965-),男(汉族),福建福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与研究.E-mail:ydh401@139.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

摘要: 根据已有的地下水单井综合观测方案和宁德地震台所具备的实验条件,就若干种不同方案在宁德地震台开展对比观测,并对4种方案的实际观测效果和其它有关优缺点分别给出科学评价。然后根据实验和分析结果,从中选出在科学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最优方案。

English Abstract

杨鼎鸿, 蔡作馨, 程庆斌, 邓聪, 邓宁, 林昊.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58-62.
引用本文: 杨鼎鸿, 蔡作馨, 程庆斌, 邓聪, 邓宁, 林昊. 地下流体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技术方案的对比实验[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58-62.
YANG Ding-hong, CAI Zuo-xin, CHENG Qing-bin, DENG Cong, DENG Ning, LIN Hao. CONTRAST EXPERIMENT FOR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DIGITAL OBSERV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2): 58-62.
Citation: YANG Ding-hong, CAI Zuo-xin, CHENG Qing-bin, DENG Cong, DENG Ning, LIN Hao. CONTRAST EXPERIMENT FOR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DIGITAL OBSERV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0, 28(2): 58-62.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