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永新, 王熠熙, 李悦, 张明东, 刘建波, 谭毅培, 马婷, 宋程, 曹井泉.
天津流体异常与河北唐山市古冶区MS5.1地震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4): 92-9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15
|
[2] |
唐杰, 张素欣, 张子广, 盛艳蕊.
河北唐山M4.5地震前地下流体典型异常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1): 80-8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1.018
|
[3] |
杨柳, 邵永新, 马建英.
天津前兆台网映震效能评价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57-6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11
|
[4] |
刘学领, 马建英.
天津地区咸水层水位映震能力的检验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2): 22-25.
|
[5] |
李民.
地下流体对地震前兆作用的综述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2): 24-28.
|
[6] |
孟彩菊, 张文男, 王洪峰.
夏县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17-20.
|
[7] |
吴春华.
胜利油田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字化技术改造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3): 34-36.
|
[8] |
范秀丽, 张宝民, 郝书琴.
张北6.2级地震前廊坊地区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1): 51-54.
|
[9] |
李富.
珲春7.0级深震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3): 9-14.
|
[10] |
李富, 刘俊清, 张晨侠, 张洪艳.
汪清7.2级深震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探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19-22.
|
[11] |
李圣强, 杜建国, 康春丽.
信息熵在地下流体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2): 1-7.
|
[12] |
高小其, 许秋龙, 李艳萍, 张学敏, 李新勇, 崔勇, 蓝陵, 迪里夏提.
新疆轮台两次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对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3): 56-62.
|
[13] |
郭德科.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的合成信息熵值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1): 67-71.
|
[14] |
耿杰, 张昭栋.
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分布特征及其有关问题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15-22.
|
[15] |
李宗魁, 聂利华, 胡少辉, 曹井泉.
潜水井水位微动态分析及映震能力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50-58.
|
[16] |
封弼君, 陈绍绪.
永年台水管倾斜仪干扰研究和菏泽5.9级地震的短期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3): 74-81.
|
[17] |
马殿宙.
氡前兆的气载机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59-160.
|
[18] |
李介成, 陶建华.
四川西部温泉水温变化与地震前兆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77-85.
|
[19] |
吴少武.
声波测井在地下流体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00-103.
|
[20] |
王泽皋, 董晓平.
由显著地震的动态图象寻找华北强震活动场所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