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屈曼, 侯晓真, 马栋, 陈建国.
基于GNSS数据的河北地区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4): 68-7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4.011
|
[2] |
董博, 纪春玲, 张环曦, 周安聘, 茅远哲, 唐存智, 张尚清.
河北地区近年地磁场变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4): 22-2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4.004
|
[3] |
张晓刚, 任佳, 冯振玮, 邢杰, 符泽宇, 赵建明, 王妍, 李金, 王长江.
怀4井数字化溶解气CO2观测资料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3): 68-7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3.013
|
[4] |
邱永平.
宁波地震台动水位与垂直摆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30-33.
|
[5] |
吕凤章, 张建国, 闫俊岗, 李守勇, 潘晖.
河北省地区地磁场的变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41-46.
|
[6] |
翟彦忠, 张瑞芳, 曾永忠, 冯振玮, 朱田阳, 路正.
泄流量对动水位观测影响的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4): 17-20.
|
[7] |
张建国, 曹轶, 闫俊岗, 潘晖.
地磁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法在河北省的应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1-7.
|
[8] |
李增申, 雷荣珍, 李薇, 翟华表, 路正, 史书更.
晋2井动水位与周围显著地震的对应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3): 24-28.
|
[9] |
赵明淳, 刘继录.
2003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1): 63-64.
|
[10] |
刘继录, 赵明淳.
2002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1): 63-64.
|
[11] |
张世民, 舒优良, 黄辅琼, 李建章, 彭玉柱.
甘肃玉门5.9级地震前周至数字化综合观测井的异常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37-41.
|
[12] |
吴忱, 张秀清, 马永红.
河北山地的次生层状地貌与新构造分区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3): 1-8.
|
[13] |
张根深, 刘允清.
河北省北部地震次生灾害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4): 39-45.
|
[14] |
金学申.
河北北部2005年前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4): 23-33.
|
[15] |
张振江, 翟振生, 蔡华昌.
河北北部场地特征及震害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4): 58-65.
|
[16] |
张跃刚, 王宝坤, 王占勇.
张北6.2级地震前河北北部的地壳形变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 75-80.
|
[17] |
孙振璈, 孙天林, 简春林.
张北6.2级地震前北京地下水位井网动态异常初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 53-61.
|
[18] |
毛国敏, 邹其嘉, 金学申, 顾建华, 孙振凯, 马桂明.
河北北部未来10年地震人员伤亡估计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4): 31-41.
|
[19] |
傅德川, 张子广, 赵新平, 王秀文.
邢台地震的震后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44-50.
|
[20] |
万迪堃, 李师群, 黄保大, 蓝秀英, 贾化周, 董守玉, 张子广.
“动水位”异常特征与敏感原因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2): 3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