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

杨博 刘志广 占伟 冯胜涛 杜凯夫

杨博, 刘志广, 占伟, 冯胜涛, 杜凯夫.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4): 14-18.
引用本文: 杨博, 刘志广, 占伟, 冯胜涛, 杜凯夫.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4): 14-18.
YANG Bo, LIU Zhi-guang, ZHAN Wei, FENG Sheng-tao, DU Kai-fu. THE PRESENT STATE OF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SHANXI FAULT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2, 30(4): 14-18.
Citation: YANG Bo, LIU Zhi-guang, ZHAN Wei, FENG Sheng-tao, DU Kai-fu. THE PRESENT STATE OF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SHANXI FAULT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2, 30(4): 14-18.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震情跟踪课题(201202021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博(1985-),男(汉族),大学本科,从事GNSS数据处理与分析.E-mail:357185027@qq.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THE PRESENT STATE OF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SHANXI FAULT ZONE

  • 摘要: 以山西带10期GNSS复测资料(2002-2011)为基本依托,借助GAMIT/GLOBK/QOCA软件计算了山西带2002-2010年的平均水平运动速率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之后至8月的总体偏离位移,同时利用多核函数对该震的同震位移进行了数值解析。结果表明:①2002-2010年水平运动速率普遍小于1.0mm/a,有一定的随机性,一致性和规律性较差;②日本地震的同震位移方向近于正东向,其中最大值达到6.3mm,位于山西带北端,最小值为3.4mm,位于山西带南端;③震后偏离位移在山西南部表现为以北向为主的运动,平均位移约4.0~5.0mm;中部为北东向运动,平均位移约1.0~3.0mm;北部则向北北东、北东向运动,平均位移是3.0~4.0mm。
  • [1] 王敏,李强,王凡,等.全球定位系统测定的2011年日本宫城MW9.0级地震远场同震位移[J].科学通报,2011,56(20):1593-1596.
    [2] 路鹏,杨国华,张风霜,等.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与山西断陷带水平运动变化的探讨[J].国际地震动态,2007,(7):92-98.
    [3] 王学忠,韩月萍,杨博,等.山西断陷带水平形变分析[J].山西地震,2009,(3):8-12.
    [4] 杨国华,王敏,韩月萍,等.山西地震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及活动性[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19(4):50-55.
    [5] 杨国华,王敏.山西断裂带活动趋势与动态特征[J].中国地震,2002,18(2):148-156.
    [6] 马杏垣,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7] 杨国华,江在森,武艳强,等.中国大陆整体无净旋转基准及其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25(4):6-10.
    [8] 杨博,占伟,高艳龙,等.GNSS垂向形变场信息提取的尝试[J].华北地震科学,2012,30(1):1-5.
    [9] 万文妮.山西带形变监测场地情况调查[J].华北地震科学,2012,30(2):17-22.
    [10] 彭丽娟,陆明勇,王秀文.张北6.2级地震前断层活动特征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12,30(1):54-58.
  • [1] 屈曼, 侯晓真, 马栋, 陈建国.  基于GNSS数据的河北地区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4): 68-7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4.011
    [2] 郭炳辉, 吕志鹏, 党学会, 杨艳庆.  基于BERNESE的GNSS连续站坐标时间序列解算策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2): 7-1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2.002
    [3] 冯胜涛, 刘志广, 占伟, 朱爽, 宋恵军.  RINEX观测数据文件格式及其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1): 38-4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1.008
    [4] 万文妮.  山西带形变监测场地情况调查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2): 17-22.
    [5] 杨博, 占伟, 高艳龙, 韩月萍.  GNSS垂向形变场信息提取的尝试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1): 1-5.
    [6] 张风霜, 杨国华, 韩月萍, 沈舞春, 王利.  近几年山西断裂带水平形变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2): 5-9.
    [7]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8-13.
    [8] 陈义明.  “震情三分律”的一次应用尝试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4): 88-90.
    [9] 胡连英, 孙寿成.  聊考断裂带平均位移速率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56-63.
    [10] 姚殿义.  山西"震情带"与华北中强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59-6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95
  • HTML全文浏览量:  240
  • PDF下载量:  11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4-26
  • 刊出日期:  2012-12-15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震情跟踪课题(2012020214)
    作者简介:

    杨博(1985-),男(汉族),大学本科,从事GNSS数据处理与分析.E-mail:357185027@qq.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摘要: 以山西带10期GNSS复测资料(2002-2011)为基本依托,借助GAMIT/GLOBK/QOCA软件计算了山西带2002-2010年的平均水平运动速率及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之后至8月的总体偏离位移,同时利用多核函数对该震的同震位移进行了数值解析。结果表明:①2002-2010年水平运动速率普遍小于1.0mm/a,有一定的随机性,一致性和规律性较差;②日本地震的同震位移方向近于正东向,其中最大值达到6.3mm,位于山西带北端,最小值为3.4mm,位于山西带南端;③震后偏离位移在山西南部表现为以北向为主的运动,平均位移约4.0~5.0mm;中部为北东向运动,平均位移约1.0~3.0mm;北部则向北北东、北东向运动,平均位移是3.0~4.0mm。

English Abstract

杨博, 刘志广, 占伟, 冯胜涛, 杜凯夫.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4): 14-18.
引用本文: 杨博, 刘志广, 占伟, 冯胜涛, 杜凯夫. 山西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J].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4): 14-18.
YANG Bo, LIU Zhi-guang, ZHAN Wei, FENG Sheng-tao, DU Kai-fu. THE PRESENT STATE OF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SHANXI FAULT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2, 30(4): 14-18.
Citation: YANG Bo, LIU Zhi-guang, ZHAN Wei, FENG Sheng-tao, DU Kai-fu. THE PRESENT STATE OF CRUSTAL HORIZONTAL MOVEMENT IN SHANXI FAULT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12, 30(4): 14-18.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