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利军, 刘爱春, 田明, 李函谷, 史晓宇.
北京沙河观测井水温地震异常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3): 69-7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3.011
|
[2] |
林眉, 卢忠斌.
昌邑02井水位、水温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1): 126-13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1.027
|
[3] |
张明哲.
河北冀21井数字化水位同震效应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2): 75-8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9.02.012
|
[4] |
李惠玲, 高云峰, 贾炯, 张登科, 高存英.
晋1-1井水位异常与晋冀蒙交界区中强地震关系简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1): 33-39.
|
[5] |
盛艳蕊, 张子广, 张素欣, 呼晶磊.
黄骅井水位水温同步反向变化成因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4): 37-40.
|
[6] |
马建英, 邵永新, 汪翠枝, 刘学领.
天津两井水位同震效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20-24,33.
|
[7] |
张环曦, 郭建芳, 薛志芳, 于春颂, 李非, 周剑青.
昌黎井数字化水位水温对汶川地震同震响应机理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4): 46-49.
|
[8] |
高玉柱.
天船井水位映震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4): 21-24.
|
[9] |
孙小龙, 刘耀炜.
苏门答腊8.5级地震引起的水温响应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35-40.
|
[10] |
张清秀, 陈小云, 陈莹, 薛飞, 曹轶.
福建省数字化水位水温资料的远场效应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4): 49-54.
|
[11] |
张素欣, 张子广, 张跃刚, 孙佩卿, 骆艳欣.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河北省数字水位、地热记震能力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3): 27-30.
|
[12] |
张凤秋, 宋晓冰, 李海孝, 范金梅, 程德庆.
怀4井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2): 36-39.
|
[13] |
苗菊玲, 张双凤, 董书香.
张北震前北杜井水位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3): 25-27.
|
[14] |
姚宝树.
三马坊水温重复性前兆异常的构造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4): 23-29.
|
[15] |
孙瑞玲, 常祖, 峰赵新, 邵玉花, 宋宁, 王明富.
中等地震前信息增益时空变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4): 59-64.
|
[16] |
曹新来, 王贺生, 张素欣, 李玉春, 李玉, 郑云贞.
昌黎井含水层系统的水位水温动态关系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2): 55-61.
|
[17] |
秦清娟, 董守玉, 贾化周, 张子广, 张国生.
单井水位地震异常信息的提取与地震预报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2): 67-72.
|
[18] |
JohnH·, Healy, T·, C·, Urban, 曹新来, 秦清娟, 郑云贞, 蓝秀英.
用于地震预报的原位流体压力测量——加利福尼亚州Hi Vista一口深井的例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s1): 31-47.
|
[19] |
孙加林, 白格乐图.
1980年2月10日博克图5.6级地震震兆信息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9.
|
[20] |
张金栋.
1984年辽宁营口3.9级地震与油水井动态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