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希亮.
濮阳ML4.6级地震泰安地震台潮汐形变短临异常的识别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7-19,16.
|
[2] |
李志民, 杜锡武, 纪运刚.
邢台5.3级地震前峰峰地震台体应变反映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51-154.
|
[3] |
贾化周, 万迪堃, 董守玉, 黄保大, 蓝秀英.
河北省地震地下水工作二十年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7-33.
|
[4] |
王志贤.
隆尧台电阻率前兆异常十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87-93.
|
[5] |
鱼金子, 谷园珠, 车用太.
塔院井水位微动态前兆异常信息的识别与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4): 32-40.
|
[6] |
邹昌明.
渤海7.4级地震水氡前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74-81.
|
[7] |
张炜, 尹汉南, 邹昌明.
华北水氡异常与地震预报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93-98.
|
[8] |
曾炬, 罗兰格, 侯建明, 孙玉海.
地震前兆异常的统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89-94.
|
[9] |
王吉易, 郑云贞, 刘允清.
水化前兆异常网络及唐山地震水化前兆异常分布特征的初步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70-77.
|
[10] |
董守玉, 万迪堃, 贾化周.
邢台地震地下水异常变化一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45-49.
|
[11] |
张玉松, 李宣瑚, 杨玉荣.
水氡预报地震的图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2-55.
|
[12] |
刘元生, 王六桥.
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研究进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5.
|
[13] |
王六桥, 李善因.
喷涌型地下水异常前兆虚报一例及其真伪前兆判别标准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52-56.
|
[14] |
张郢珍.
地震蕴育与发生过程中场与源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27-36.
|
[15] |
李介成, 陶建华.
四川西部温泉水温变化与地震前兆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77-85.
|
[16] |
王万青.
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油井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9-23.
|
[17] |
罗兰格, 曾炬, 侯建明, 孙玉海.
地震前兆异常的地震综合信息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67-72.
|
[18] |
张金栋.
1984年辽宁营口3.9级地震与油水井动态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33-35.
|
[19] |
刘元生, 王六桥, 张德元, 邹泉生, 佟武.
强震前油井动态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36-45.
|
[20] |
张肇诚.
唐山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及孕震过程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