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

金学申 户志刚

金学申, 户志刚.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40-51.
引用本文: 金学申, 户志刚.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40-51.
Jin Xueshen, Hu Zhigang.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SEISMICITY BEFORE MODERATE STRONG SHOCK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4): 40-51.
Citation: Jin Xueshen, Hu Zhigang.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SEISMICITY BEFORE MODERATE STRONG SHOCK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4): 40-51.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SEISMICITY BEFORE MODERATE STRONG SHOCK IN NORTH CHINA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选取12个特征作了描述华北地震区的各不同时期的地震活动图象,并以1515年至1900年华北地震区内7级以上地震和6级地震的发生时段作为样本,用模式识别方法,分二次识别过程分析了7级地震和6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取得了描述7级和6级地震的异常标志,并由此对未参加识别的1951年至1984年的地震活动作出预测,得到了与实际比较一致的结果。
  • [1] I. M. Gelfand, et al., Criteria of high seismicity, determined by pattern recognition, Tectonophysics, 13, 41, 415-422, 1973.
    [2] I, M. Gelfand, et al.,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ed to strong earthquakes in California,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1, 3, 227-283, 1976.
    [3] P. Briggs, et al.,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ed to earthquake epicenters in California and Nevadc, Geol. Soc. of Am. Bull. 88, 2, 161-173, 1977.
    [4] F. Press & P. Briggs, Chandler wobble, earthquakes,rotation,and geomagnetic changes, Nature, 256, 5515, 270-273, 1975.
    [5] 王碧泉等,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图象识别,地震学报, 4, 2,1982
    [6] 王碧泉、马秀芳,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强震发生的动力因子地震学报,5, 3, 1983
    [7] 顾功叙等,中国地震录,科学出版社,1983
    [8] 山东省地震史料编辑室,山东省地震史料汇编,地震出版社,1983
    [9] 河南省地震局、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地震历史资料,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10] 安徽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史料辑注,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谢毓寿、蔡美彪等,中国历史地震史料汇编,科学出版社,1984
    [12] 李善邦,中国地震,地震出版社,1981
    [13] 时振梁等,中国地震话动的某些特征,地球物理学报,17, 1, 1974
    [14] 马宗晋等,中围九大地震,地震出版社,1982
    [15] 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工作报告,地震出版社,1981
  • [1] 李冬圣, 刘继录.  2009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63-63.
    [2] 詹志佳.  唐山地震的震磁现象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07-309.
    [3] 任葆德.  山西地震带北端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95-100.
    [4] 黄雪范.  华北地震危险性的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112-116.
    [5] 王吉易, 郑云贞, 刘允清.  水化前兆异常网络及唐山地震水化前兆异常分布特征的初步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70-77.
    [6] 靳雅敏, 于新昌.  邢台地震序列趋势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20-126.
    [7] 孙加林, 白格乐图.  1980年2月10日博克图5.6级地震震兆信息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9.
    [8] 曹宗普, 刘素英.  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85-92.
    [9] 曹刚, 徐建德.  华北北部地区中强地震前后异常地震活动的统计检验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84-89.
    [10] 张四昌.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9-1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62
  • HTML全文浏览量:  277
  • PDF下载量:  9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4-08-01
  • 刊出日期:  1985-12-15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选取12个特征作了描述华北地震区的各不同时期的地震活动图象,并以1515年至1900年华北地震区内7级以上地震和6级地震的发生时段作为样本,用模式识别方法,分二次识别过程分析了7级地震和6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取得了描述7级和6级地震的异常标志,并由此对未参加识别的1951年至1984年的地震活动作出预测,得到了与实际比较一致的结果。

English Abstract

金学申, 户志刚.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40-51.
引用本文: 金学申, 户志刚.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40-51.
Jin Xueshen, Hu Zhigang.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SEISMICITY BEFORE MODERATE STRONG SHOCK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4): 40-51.
Citation: Jin Xueshen, Hu Zhigang.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SEISMICITY BEFORE MODERATE STRONG SHOCK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4): 40-51.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