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

张四昌

张四昌.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9-18.
引用本文: 张四昌.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9-18.
Zhang Sichang. SEISMIC PATTERN AND CONJUGAT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2): 9-18.
Citation: Zhang Sichang. SEISMIC PATTERN AND CONJUGAT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2): 9-18.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

SEISMIC PATTERN AND CONJUGAT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

  •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寻求强震前的构造活动模式,从而得到地震中期预报的构造活动信息。主要通过华北地区3个6级以上地震(唐山、海城、和林格尔)前后中、小地震分布图象的变动,得到共轭孕震构造模式。提出控震构造的基本概念及其预报意义,指出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有造成唐山断裂闭锁的孕震效应和控制震中分市的控震效应。此外,还对唐山地震的构造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1] 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69。
    [2] 张文佑等,断块与板块,中国科学,2, 1978。
    [3] 何志桐、谢挺,邢台地震系列的空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及其发生过程的探讨,地球物理学报,20, 2,1977。
    [4] 张四昌,大地震与共轭性构造活动,地震地质,1, 3, 1978。
    [5] 李志义、虢顺民,从地震构造看宁河6.9级余震与唐山主震的关系,地震地质,1, 4,1979。
    [6] 杨理华、李钦祖,华北地区地壳应力场,地震出版社,1980。
    [7] 潘建雄、肖安予,新丰江水库区地震构造及其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地震地质,4, 2,1982。
    [8] 钟以章、铁大昕,辽南地区共轭性活动构造与地震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活动断裂,地震出版社,1982。
    [9] 章光月等,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共轭断层活动的作用,地震地质,2,1,1980。
    [10]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东部地震目录,地震出版社,1980。
    [11] 丁国瑜、李永善,我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地质学报,53, 1,1979。
    [12] 郑炳华等,燕山地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初步探讨,地震地质,3,2,1983。
    [13] 顾功叙等,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83。
  • [1] 李绍柄.  关于唐山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成因的探讨一文的补充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3): 97-98.
    [2] 王川华, 陈绍绪.  香河短水准异常与唐山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76-282.
    [3] 郭文.  凹凸型发震构造与邢台地震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24-230.
    [4] 詹志佳.  唐山地震的震磁现象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07-309.
    [5] 武烈.  邢台唐山地震对山西地震带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104-108.
    [6] 于新昌, 靳雅敏.  唐山地震序列的空间活动指数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27-134.
    [7] 李绍柄.  唐山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成因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2): 56-62.
    [8] 张玉松, 李宣瑚, 杨玉荣.  水氡预报地震的图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2-55.
    [9] 牧仁, 王忠厚.  计算机绘地震震中分布图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99-102.
    [10] 金学申, 户志刚.  华北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4): 40-5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18
  • HTML全文浏览量:  401
  • PDF下载量:  8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4-05-07
  • 刊出日期:  1985-06-15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寻求强震前的构造活动模式,从而得到地震中期预报的构造活动信息。主要通过华北地区3个6级以上地震(唐山、海城、和林格尔)前后中、小地震分布图象的变动,得到共轭孕震构造模式。提出控震构造的基本概念及其预报意义,指出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有造成唐山断裂闭锁的孕震效应和控制震中分市的控震效应。此外,还对唐山地震的构造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English Abstract

张四昌.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9-18.
引用本文: 张四昌.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9-18.
Zhang Sichang. SEISMIC PATTERN AND CONJUGAT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2): 9-18.
Citation: Zhang Sichang. SEISMIC PATTERN AND CONJUGAT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5, 3(2): 9-18.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