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

李文英 张清荣 平建军

李文英, 张清荣, 平建军.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42-53.
引用本文: 李文英, 张清荣, 平建军.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42-53.
Li Wenying, Zhang Qingrong, Ping Jianjun.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SEISMIC RISK AREAS BY MID—TERM ANOMALIES OF SEISMIC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42-53.
Citation: Li Wenying, Zhang Qingrong, Ping Jianjun.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SEISMIC RISK AREAS BY MID—TERM ANOMALIES OF SEISMIC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42-53.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315.7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SEISMIC RISK AREAS BY MID—TERM ANOMALIES OF SEISMIC ACTIVITY

  • 摘要: 在分析了首都圈地区(38.5°~41°N,113°~120°E)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本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应用孕震模型对地震活动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应用地震活动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文中还提出了应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进行预报的综合判别指标,当其达到给定阈值时,再考虑地质构造、中强以上地震发生的自然概率、大震后的减震作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的分布及其预报效能等因素,给出二维的综合概率分布图,把概率值较高的地区作为未来一、二年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区。此外还进行了震级、时间预测方面的研究。
  • [1]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地质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74.
    2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成果汇编,测震分册.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3 张清荣,等.1967年3月27日河间地震的活动特征.华北地震科学,1987, 5 (1).
    4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地震专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5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6 张肇诚,等.中国震例.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1990.
    7 张国民,等.孕震模型在综合预报中的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8 梅世蓉,等.中国地震预报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319.
    9 李文英,等.多级模糊评判在地震综合预报中的应用.地震,1990, (1).
    10 许绍燮.地震预报能力评分地震预测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地震专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589
    11 平建军,等.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幕的灰色预测.地震,1990,(5).
  • [1] 陈化然, 王俊国, 李轶群.  华北地区强震前三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判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4): 13-20.
    [2] 平建军, 王秀英.  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四)地震前兆信息量计算软件的设计及其操作说明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23-28.
    [3] 平建军, 王秀英.  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二)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综合数学表达式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8-15.
    [4] 蒋淳, 陈化然, 吴晓芝.  地震活动中短期预测指标研究及其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67-74.
    [5] 王俊国, 吴晓芝, 刁桂苓, 崔晓峰, 冯萍芳.  张北6.2级地震前的中期预报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 67-74.
    [6] 张新基, 张慧.  水化异常性质判别方法的探索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3): 48-53.
    [7] 周翠英, 王红卫, 蒋海昆.  CN中期地震预报方法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检验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 48-55.
    [8] 孙佩卿, 罗兰格, 王秀英.  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四)计算流程的实现及程序使用说明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23-27.
    [9] 李文英, 平建军, 张清荣.  地震短临综合预报方法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36-43.
    [10] 宋俊高, 戴维乐, 王炜.  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3): 33-4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39
  • HTML全文浏览量:  201
  • PDF下载量:  91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95-03-15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

  • 中图分类号: P315.7

摘要: 在分析了首都圈地区(38.5°~41°N,113°~120°E)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本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应用孕震模型对地震活动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应用地震活动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文中还提出了应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进行预报的综合判别指标,当其达到给定阈值时,再考虑地质构造、中强以上地震发生的自然概率、大震后的减震作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的分布及其预报效能等因素,给出二维的综合概率分布图,把概率值较高的地区作为未来一、二年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区。此外还进行了震级、时间预测方面的研究。

English Abstract

李文英, 张清荣, 平建军.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42-53.
引用本文: 李文英, 张清荣, 平建军. 利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综合预测地震危险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42-53.
Li Wenying, Zhang Qingrong, Ping Jianjun.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SEISMIC RISK AREAS BY MID—TERM ANOMALIES OF SEISMIC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42-53.
Citation: Li Wenying, Zhang Qingrong, Ping Jianjun.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SEISMIC RISK AREAS BY MID—TERM ANOMALIES OF SEISMIC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42-53.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