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

李愿军 丁美英

李愿军, 丁美英.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1-8.
引用本文: 李愿军, 丁美英.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1-8.
Li Yuanjun, Ding Meiying. A DISCUSSION ON GAOQIAO FAULT AND ITS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1-8.
Citation: Li Yuanjun, Ding Meiying. A DISCUSSION ON GAOQIAO FAULT AND ITS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1-8.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42.3

A DISCUSSION ON GAOQIAO FAULT AND ITS ACTIVITY

  • 摘要: 活动断层是工程厂址评价合格性的一个核心因素,高桥断裂就是三峡工程值得注意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的展布是以多段雁列排布为其特征的,显示了水平扭动兼有逆冲的运动特点。其新活动性有5点证据:1.1979年5月22月龙会观地震(Ms=5.1)与该断裂有关;2.沿断裂带滑坡分布密集成带,是区内平均面密度的11倍;3.穿过断裂的河流反常系数(K)出现突变;4.跨断层的气汞测量显示异常;5.新年代学(SEM)测定,断层最新一次活动时间是晚更新世(Q3)。
  • [1] 1 徐煜坚,李玶,等.新构造学的研究现状.科学通报,1965,(12).
    2 李玶,范京立.有关活断层与工程建设的几个问题.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3 李愿军.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地震地质,1991,13 (3).
    4 李愿军,申重阳,等.鄂西三峡地区新构造运动与活断层.鄂西三峡地震区划专题研究之二,1990.
    5 刘锁旺,李愿军,等.1856年湖北咸丰大路坝地震研究报告,1988.
    6 甘家思,李愿军,等.江汉洞庭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新构造运动特征.地壳变动与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9.
    7 李愿军.湖北省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地震研究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
    8 李愿军.1631年常德地震宏观参数分析.地震学刊,1992,(3).
    9 李愿军.活动性断裂的鉴别与地震的关系.湖北勘察,1977,(1).
    10 长办三峡区勘测大队地震地质队.湖北秭归县龙会观5.1级地震地质构造背景调査报告,1979.
    11 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长江三峡工程重大地质与地震问题研究报告,1991.
    12 沈玉昌.长江上游河谷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 [1] 聂永安, 姚兰予.  对活断层探测与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2): 1-6,53.
    [2] 赵根模, 陈化然, 杨港生, 邱虎.  黄海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28-35.
    [3] 何秀琴, 王多杰, 万夫领.  1125年兰州7.0级地震形变破裂带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1): 37-44.
    [4] 张振江, 郑云贞.  冀东地区地震活动与地壳稳定性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45-52.
    [5] 刘保金, 刘昌铨.  黄泛冲积区、滨海软土区和流动沙丘地区的浅层地震勘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28-35.
    [6] 孔令昌, 李秋珍, 陶京岭.  断层逸出气体的δHe/Ar值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61-64.
    [7] 金学申, 杨理华, 肖爱民, 丁占瑛.  震害异常的工程地质与地震地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2): 13-21.
    [8] 刘子晋.  水力压裂求地应力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87-94.
    [9] 张裕明.  地震区划中地质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63-70.
    [10] 李祥根, 冉勇康.  华山北坡及渭南塬前活断层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10-1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88
  • HTML全文浏览量:  203
  • PDF下载量:  9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4-06-01
  • 刊出日期:  1995-03-15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

  • 中图分类号: P542.3

摘要: 活动断层是工程厂址评价合格性的一个核心因素,高桥断裂就是三峡工程值得注意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的展布是以多段雁列排布为其特征的,显示了水平扭动兼有逆冲的运动特点。其新活动性有5点证据:1.1979年5月22月龙会观地震(Ms=5.1)与该断裂有关;2.沿断裂带滑坡分布密集成带,是区内平均面密度的11倍;3.穿过断裂的河流反常系数(K)出现突变;4.跨断层的气汞测量显示异常;5.新年代学(SEM)测定,断层最新一次活动时间是晚更新世(Q3)。

English Abstract

李愿军, 丁美英.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1-8.
引用本文: 李愿军, 丁美英. 关于高桥断裂及其活动性的讨论[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1): 1-8.
Li Yuanjun, Ding Meiying. A DISCUSSION ON GAOQIAO FAULT AND ITS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1-8.
Citation: Li Yuanjun, Ding Meiying. A DISCUSSION ON GAOQIAO FAULT AND ITS ACTIVITY[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5, 13(1): 1-8.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