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娄露玲, 胡宁, 王宇, 张宝山, 马志敏, 王明亮.
汤阴地堑南部土壤CO2空间分布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4): 34-4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4.006
|
[2] |
彭远黔, 冉志杰, 王燕, 孟立朋, 温超.
邢台东断裂构造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1): 40-46,7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1.007
|
[3] |
许洪泰, 沈得秀, 杨传成, 葛孚刚.
从胶南地区断裂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胶南块体稳定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4): 6-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4.002
|
[4] |
冉志杰, 张合, 温超, 杨岐炎, 骆艳欣, 彭远黔.
小震密集带与地质活动断裂的关系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2): 13-16.
|
[5] |
边庆凯, 张培震, 苏向洲.
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断层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3): 41-49.
|
[6] |
林怀存, 刘希强.
大震前地震活动迁移速率bc值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45-52.
|
[7] |
张振江, 郑云贞.
冀东地区地震活动与地壳稳定性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45-52.
|
[8] |
张四昌, 赵军, 刁桂苓.
华北地区震源断层与深浅构造关系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1-10.
|
[9] |
吴章明.
内部张剪切断层与强震发生的构造部位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1): 11-18.
|
[10] |
高灯亮, 周积元, 段光贤.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中断层泥扫描电镜(SEM)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2): 29-38.
|
[11] |
赖德伦, 张来凤, 付袓强, 姚孝新.
断层泥衰减性质的实验室测量及其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4): 102-107.
|
[12] |
严润娥, 苏宗正.
从断层泥的微观特征研究临汾盆地两条断层-苏堡断层与赤峪断层的活动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3): 10-16.
|
[13] |
李建华, 杨喆.
辽东半岛活动断裂和金州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81-86.
|
[14] |
许秀琴, 马胜利, 刘天昌, 马瑾.
可可托海——二台断层带断层泥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21-28.
|
[15] |
张裕明.
可可托海-二台断层第四纪活动的地表特征和粘滑运动的地质证据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45-52.
|
[16] |
许建恩.
河北平原中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82-88.
|
[17] |
耿乃光, 姚孝新, 陈颙.
沂沭断裂带断层泥力学性质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21-30.
|
[18] |
安欧.
全球大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6-67.
|
[19] |
张德元, 赵根模.
任丘油田地质构造与注水诱发地震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s1): 104-110.
|
[20] |
李绍柄, 翟振生, 靳雅敏, 何春贵, 许建恩, 于新昌.
河北省文安——霸县地区地震地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3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