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

谢觉民 陈绍绪 王川华 罗三明

谢觉民, 陈绍绪, 王川华, 罗三明.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J].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29-39.
引用本文: 谢觉民, 陈绍绪, 王川华, 罗三明.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J].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29-39.
Xie Juemin, Chen Shaoxu, Wang Chuanhua, Luo Sanming. CRUSTAL DEFORMATION PRECURSOR AND ITS STRAIN MAGNITUDE TRANSFORM[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7, 15(3): 29-39.
Citation: Xie Juemin, Chen Shaoxu, Wang Chuanhua, Luo Sanming. CRUSTAL DEFORMATION PRECURSOR AND ITS STRAIN MAGNITUDE TRANSFORM[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7, 15(3): 29-39.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

基金项目: 85-907-03-01-01课题资助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315.72

CRUSTAL DEFORMATION PRECURSOR AND ITS STRAIN MAGNITUDE TRANSFORM

  • 摘要: 归纳了自1975年以后华北地区13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地壳形变短临前兆异常60例。统计地壳形变短临异常与地震的定性关系,发现距震中较远的台站异常出现较早,较近的台站异常出现较晚,地震的震级与异常的空间展布范围成正比,异常往往倾向震中或背向震中。跨断层的位移型形变异常形态有两大类:一类是趋势性异常变化,另一类是高频波动。本文提出了将连续型形变转化为应变的方法。从1989年10月16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和1991年3月26日大同-阳高5.8缓地震的实例可见,地震往往发生在高应变区或其附近,异常量级可达10-6。
  • [1] 1 谢觉民,等.强震前的地形变-应变前兆标志.大地形变测量.1995.11(3),3-24
    2 储文宜,等.金县水准近年来的异常情况及讨论.地震.1984.(4):1-4
    3 国家地震局综合观测队.地球物理场动态观测与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4 谢觉民,等.断层形变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研究.大地形变测量.1995.11 (3):25-38.
    5 薄万举,等.短水准高频形变信息与小震活动的关系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1993.13(增刊 2):72-79
    6 国家地震局.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北京:地震出版社.1978.356-358
    7 杨桂通编.弹塑性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 [1] 崔鑫, 苗庆杰, 王金萍.  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建立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18-21.
    [2] 赵明淳, 刘继录.  2003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1): 63-64.
    [3] 王银芝, 乔子云, 张跃刚.  邯郸遥测地震台网可能提供的华北震情信息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3): 75-80.
    [4] 赵硕, 尹宝军.  唐山余震活动与华北中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61-66.
    [5] 张伯宏, 刘天铭.  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散度场及其演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2): 32-39.
    [6] 戴英华, 李淑莲, 孙清杰, 郑文秀, 芦吉平.  一种应用于地震预报的概率判断法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3): 20-27.
    [7] 张四昌, 刁桂苓.  华北地区的共轭地震构造带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4): 1-8.
    [8] 周翠英, 王红卫, 蒋海昆.  CN中期地震预报方法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检验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 48-55.
    [9] 罗兰格, 孙佩卿.  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三)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在地震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4): 1-8.
    [10] 张清荣, 李文英, 曹宗普.  综合短临前兆信息与地震发生时间的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1): 45-51.
    [11] 林怀存.  华北地区某些强震前区域地震迁移速率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1): 59-6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06
  • HTML全文浏览量:  138
  • PDF下载量:  9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6-09-09
  • 刊出日期:  1997-09-15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

    基金项目:  85-907-03-01-01课题资助
  • 中图分类号: P315.72

摘要: 归纳了自1975年以后华北地区13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地壳形变短临前兆异常60例。统计地壳形变短临异常与地震的定性关系,发现距震中较远的台站异常出现较早,较近的台站异常出现较晚,地震的震级与异常的空间展布范围成正比,异常往往倾向震中或背向震中。跨断层的位移型形变异常形态有两大类:一类是趋势性异常变化,另一类是高频波动。本文提出了将连续型形变转化为应变的方法。从1989年10月16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和1991年3月26日大同-阳高5.8缓地震的实例可见,地震往往发生在高应变区或其附近,异常量级可达10-6。

English Abstract

谢觉民, 陈绍绪, 王川华, 罗三明.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J].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29-39.
引用本文: 谢觉民, 陈绍绪, 王川华, 罗三明. 地壳形变前兆及其应变量转换[J].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29-39.
Xie Juemin, Chen Shaoxu, Wang Chuanhua, Luo Sanming. CRUSTAL DEFORMATION PRECURSOR AND ITS STRAIN MAGNITUDE TRANSFORM[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7, 15(3): 29-39.
Citation: Xie Juemin, Chen Shaoxu, Wang Chuanhua, Luo Sanming. CRUSTAL DEFORMATION PRECURSOR AND ITS STRAIN MAGNITUDE TRANSFORM[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7, 15(3): 29-39.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