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66-71.
引用本文: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66-71.
Bo Wanju, Li Yanxing, Yang Guohua, Xie Juemin, Guo Liangqian, Hu Xinkang, Wang Min.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OF GPS AND FAULT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N BOHA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9, 17(2): 66-71.
Citation: Bo Wanju, Li Yanxing, Yang Guohua, Xie Juemin, Guo Liangqian, Hu Xinkang, Wang Min.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OF GPS AND FAULT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N BOHA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9, 17(2): 66-71.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95-04-07-03课题的资助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315.725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OF GPS AND FAULT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N BOHA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 摘要: 简要介绍了环渤海及华北部分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的分析结果,同时介绍了1992年至1995 年首都圈两期GPS测量资料处理分析的初步结果。通过比较,二者所显示的地壳活动趋势存在性质上的差异,主要是因观测时段的不一致而引起;在同时段资料的对比分析中,因测点和断层空间分布差异的存在,有44.8% 的流动资料难以判定其与GPS资料的一致性,但在可判定的33 项资料中,有89% 是一致的,证明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近几年地壳应力场的异常活动, GPS在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空间尺度内反应了地壳形变量的平均水平,而跨断层测量在几十米至数百米的尺度内反应了断块边缘处的相对运动,是地壳应力活动在断块边界处的一种反映。二者理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矛盾,又存在共性特征。GPS测量对地震危险区域的判定效果较好,跨断层形变测量对判定危险时段效果较好,二者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 [1] 1 薄万举. 用流动点资料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方法和尝试.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88, 8(4): 359~369
    2 薄万举. 处理台站大地形变资料,提取地震前兆信息的一种方法. 地震学刊, 1989(4): 117~124
    3 薄万举. 利用台站地形变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方法的研究.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2, 12(3): 22~29
  • [1] 余丹, 魏星, 纪寿文.  文安5.1级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62-67,7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12
    [2] 张永奇, 张勤, 瞿伟.  基于GPS的江苏南部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8-1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2
    [3] 张立成, 余敏, 孙东颖.  汶川Ms8.0级强震震前龙门山断裂带断层形变异常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34-38.
    [4] 张跃刚, 王宝坤, 王占勇.  张北6.2级地震前河北北部的地壳形变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 75-80.
    [5] 陈绍绪, 王勤彩, 刘素英.  唐山地震区的地壳形变及强震重复时间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2): 1-8.
    [6] 尹兆民, 王克鲁, 刘慧敏.  山西忻定盆地震害地质条件及其与未来震害关系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2): 50-61.
    [7] 许秀琴, 马胜利, 刘天昌, 马瑾.  可可托海——二台断层带断层泥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21-28.
    [8] 谢觉民, 黄立人.  唐山地震地壳垂直形变的再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67-275.
    [9] 程式, 杜方, 刘本培.  一九七六年盐源——宁蒗地震前后地壳形变特点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53-60.
    [10] 谢觉民.  台站水准的地震后剩余形变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1): 57-6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56
  • HTML全文浏览量:  129
  • PDF下载量:  9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1-15
  • 刊出日期:  1999-06-15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95-04-07-03课题的资助
  • 中图分类号: P315.725

摘要: 简要介绍了环渤海及华北部分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的分析结果,同时介绍了1992年至1995 年首都圈两期GPS测量资料处理分析的初步结果。通过比较,二者所显示的地壳活动趋势存在性质上的差异,主要是因观测时段的不一致而引起;在同时段资料的对比分析中,因测点和断层空间分布差异的存在,有44.8% 的流动资料难以判定其与GPS资料的一致性,但在可判定的33 项资料中,有89% 是一致的,证明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近几年地壳应力场的异常活动, GPS在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空间尺度内反应了地壳形变量的平均水平,而跨断层测量在几十米至数百米的尺度内反应了断块边缘处的相对运动,是地壳应力活动在断块边界处的一种反映。二者理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矛盾,又存在共性特征。GPS测量对地震危险区域的判定效果较好,跨断层形变测量对判定危险时段效果较好,二者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English Abstract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66-71.
引用本文: 薄万举, 李延兴,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胡新康, 王敏.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66-71.
Bo Wanju, Li Yanxing, Yang Guohua, Xie Juemin, Guo Liangqian, Hu Xinkang, Wang Min.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OF GPS AND FAULT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N BOHA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9, 17(2): 66-71.
Citation: Bo Wanju, Li Yanxing, Yang Guohua, Xie Juemin, Guo Liangqian, Hu Xinkang, Wang Min.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OF GPS AND FAULT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N BOHA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9, 17(2): 66-71.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