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春玲, 李沙沙, 董博, 章阳, 王时.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前井水位潮汐参数时空变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4): 50-5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4.008
|
[2] |
李莎, 阎春恒, 解朝娣, 袁媛.
2019年靖西MS5.2地震序列潮汐触发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2): 68-73.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2.011
|
[3] |
林眉, 卢忠斌.
昌邑02井水位、水温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1): 126-13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1.027
|
[4] |
田晓, 郑洪艳, 苏广利, 孙启凯, 畅柳, 王家庆.
基于精密水准数据的苏鲁皖地区垂直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27-3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05
|
[5] |
杨佩琴, 林木金, 王绍然.
降雨与蒸发对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3): 28-3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3.005
|
[6] |
韩勇, 塔拉.
工程水准复测垂直形变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23-2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4
|
[7] |
于伟.
宁晋井水位潮汐因子响应比异常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1): 40-43.
|
[8] |
陈阜超, 纪静, 塔拉, 王太松, 韩勇.
京津水准复测与垂直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2): 31-34.
|
[9] |
张磊, 汪翠枝, 刘文兵, 李恩建, 金大利.
蓟县垂直摆观测数据变化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3): 34-38.
|
[10] |
李希亮.
濮阳ML4.6级地震泰安地震台潮汐形变短临异常的识别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7-19,16.
|
[11] |
邱永平.
宁波地震台动水位与垂直摆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30-33.
|
[12] |
任佳, 张纳莉, 王长江.
怀4井数字气氡固体潮潮汐效应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1): 56-59.
|
[13] |
任佳, 王长江, 马利军, 张彦清, 韩和平.
对VS垂直摆倾斜仪异常图像的初步认识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1): 43-45.
|
[14] |
唐九安, 王勇, 刘福生.
北京昌平地震台TJ-1体积钻孔应变仪潮汐参数动态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4): 34-40.
|
[15] |
张凌空, 刘北顺, 高福旺, 李松阳, 韩凤银.
钻孔体应变观测潮汐因子计算模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10-14.
|
[16] |
景树娟, 段立新.
气体分子运动对竖井水平摆倾斜仪的干扰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2): 77-80.
|
[17] |
李玉华, 李小宁.
自制数字程控地磁格值仪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77-80.
|
[18] |
刘家森.
陶瓷偏角磁变仪的格值仪的研制与使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3): 73-82.
|
[19] |
刘力强.
实验室声发射到时数据定位处理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31-42.
|
[20] |
刘敬宽.
北京测区1970-1980年重力非潮汐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4): 6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