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瑞卿, 张蕾, 信世民, 郭学增, 张国苓.
黄骅井太阳能电池板与仪器合理匹配实验
. 华北地震科学,
2019, 37(4): 53-5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9.04.010
|
[2] |
任烨, 夏波, 于海英.
JOPENS系统异构数据库迁移整合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61-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11
|
[3] |
郭增建, 郭安宁.
唐山7.8级地震前的震中迁移与远台前兆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4): 1-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4.001
|
[4] |
李瑛, 延军平.
近40年菲律宾MS≥7级地震时空结构及未来趋势再判断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14-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03
|
[5] |
黄江, 林果果, 邓柏昌, 徐杰, 孔德宝.
电离层测高数据对太阳耀斑响应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4): 22-26,5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4.005
|
[6] |
刘双庆, 曹井泉, 张磊, 李悦.
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地震活动的影响浅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1): 1-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1.001
|
[7] |
吕凤章, 张建国, 闫俊岗, 李守勇, 潘晖.
河北省地区地磁场的变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41-46.
|
[8] |
李志雄, 曾钢平, 丘学林, 郑在壮.
预测华北地区年度地震趋势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3): 11-14.
|
[9] |
解用明, 李非, 于春颂, 鞠永, 韩和平, 胡秀娟, 乔子云.
文安5.1级地震的一些异常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7, 25(4): 23-26.
|
[10] |
张素欣, 解用明, 乔子云, 陈立强, 赵振增.
太阳活动与华北强震关系的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2): 59-63.
|
[11] |
林怀存, 刘希强.
大震前地震活动迁移速率bc值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2): 45-52.
|
[12] |
田静, 韩延本, 李颖, 李志安.
华北及邻近地区月相与地震关系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 31-35.
|
[13] |
叶文华, 邓起东, 尤惠川.
强震活动迁移性图象的研究——以华北地震区为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1): 1-8.
|
[14] |
林怀存.
华北地区某些强震前区域地震迁移速率的变化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1): 59-66.
|
[15] |
李绍柄, 刘德林, 许建恩, 张振江.
华北几个地震带内强震迁移活动与断块掀斜运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4): 1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