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8-13.
引用本文: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8-13.
HAN Yue-ping, YANG Guo-hua, MA Qing-zun.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RISK ANALYSIS IN CAPITAL AREA AND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DOWNFAULTED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3, 21(3): 8-13.
Citation: HAN Yue-ping, YANG Guo-hua, MA Qing-zun.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RISK ANALYSIS IN CAPITAL AREA AND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DOWNFAULTED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3, 21(3): 8-13.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基金项目: 十五"项目《强地震短期预测的物理基础研究》和《强地震中期预测新技术、物理基础及其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韩月萍(1959-),女(汉族),天津市人,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预报.

  • 中图分类号: P315.72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RISK ANALYSIS IN CAPITAL AREA AND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DOWNFAULTED ZONE

  • 摘要: 根据首都圈地区及山西断陷带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地壳垂直形变状态与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东北区域表现为整体下降,下降速率约2~4mm/a;但"北升南降"的运动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太行山以西至山西断陷带的东侧地区为整体隆升,隆升速率最大近8mm/a。运动的时空分布从"南快北慢"整体上升的特征,逐步转变为"北升南降"的有升有降的特征。西区上述运动性质发生变化是以2001年为分界线,同时在延怀盆地及其附近区域形成了四象限分布的形变图像。但这一图像从规模和量级上都小于大同地震前的变形。山西断陷带北部的运动表现为断陷型的垂直运动,整体呈下降趋势,运动速率为4~6mm/a。上述特征表明监测区未来2~3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1] 徐杰, 宋长青, 楚全芝.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J].地震地质, 1998, 20(2):146-153.
    [2] 马杏垣.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9, 30-31.
    [3] 杨国华, 王若柏, 孙汉荣等.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概貌及其地球动力学的某些特征[J].测绘学报, 1994, 23(3):184-189.
    [4] 杨国华, 谢觉民, 韩月萍.华北主要构造单元及边界带现今水平形变与运动机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44(5):645-653.
    [5] 杨国华、巩曰沐、杨春花.大同地震与华北北部地壳异态垂直运动[J].中国地震, 1994, 10(1):13-18.
    [6] 杨国华, 桂昆长, 巩曰沐.板内强震孕育过程中地形变图象及模式的研究[J].地震学报, 1995, 19(2):156-163.
  • [1] 王忠彪, 王宁, 丁宁, 张珂, 荆平平.  郯庐带(南段)现今垂直运动及与地震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66-7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12
    [2] 纪静, 郭良迁, 陈聚忠.  基于GPS观测的张渤带形变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3): 37-4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3.007
    [3]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4] 武敏捷, 朱红彬, 岳晓媛, 林向东, 李红.  基于多地震活动参数的首都圈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1): 25-3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1.005
    [5] 韩勇, 塔拉.  工程水准复测垂直形变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23-2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4
    [6] 韩月萍, 杨国华, 董运宏, 塔拉.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3-16.
    [7] 贾炯, 刁桂苓, 平建军, 张瑞芳, 王梅德, 郭学增, 于仁宝.  首都圈地区地震时间序列的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及地震危险性预测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7-11.
    [8] 兰从欣, 朱红彬, 郭心.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小震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1): 11-14.
    [9] 车兆宏.  首都圈断层活动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2): 23-34.
    [10] 姚法章.  从构造特征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强震危险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109-11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97
  • HTML全文浏览量:  249
  • PDF下载量:  9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1-15
  • 刊出日期:  2003-09-15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基金项目:  十五"项目《强地震短期预测的物理基础研究》和《强地震中期预测新技术、物理基础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

    韩月萍(1959-),女(汉族),天津市人,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预报.

  • 中图分类号: P315.72

摘要: 根据首都圈地区及山西断陷带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地壳垂直形变状态与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东北区域表现为整体下降,下降速率约2~4mm/a;但"北升南降"的运动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太行山以西至山西断陷带的东侧地区为整体隆升,隆升速率最大近8mm/a。运动的时空分布从"南快北慢"整体上升的特征,逐步转变为"北升南降"的有升有降的特征。西区上述运动性质发生变化是以2001年为分界线,同时在延怀盆地及其附近区域形成了四象限分布的形变图像。但这一图像从规模和量级上都小于大同地震前的变形。山西断陷带北部的运动表现为断陷型的垂直运动,整体呈下降趋势,运动速率为4~6mm/a。上述特征表明监测区未来2~3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English Abstract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8-13.
引用本文: 韩月萍, 杨国华, 马庆尊. 首都圈及山西断陷带北部地壳垂直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3): 8-13.
HAN Yue-ping, YANG Guo-hua, MA Qing-zun.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RISK ANALYSIS IN CAPITAL AREA AND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DOWNFAULTED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3, 21(3): 8-13.
Citation: HAN Yue-ping, YANG Guo-hua, MA Qing-zun.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RISK ANALYSIS IN CAPITAL AREA AND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DOWNFAULTED ZON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3, 21(3): 8-13.
参考文献 (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