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

王吉易 宋贯一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王吉易, 宋贯一,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28-41.
引用本文: 王吉易, 宋贯一,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28-41.
WANG Ji-yi, SONG Guan-yi, CAO Zhi-cheng, ZHENG Yun-zhen, ZHANG Zi-guang, FAN Xue-fang, HUANG Pu-qiong, YANG Ming-bo. THE MECHANISM OF SHALLOW LAYERS ANOMALY CAUSED BY GROUNDWATER AND ITS RELATED QUES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28-41.
Citation: WANG Ji-yi, SONG Guan-yi, CAO Zhi-cheng, ZHENG Yun-zhen, ZHANG Zi-guang, FAN Xue-fang, HUANG Pu-qiong, YANG Ming-bo. THE MECHANISM OF SHALLOW LAYERS ANOMALY CAUSED BY GROUNDWATER AND ITS RELATED QUES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28-41.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吉易(1941-),男(汉族),重庆市江北县人,河北省地震局研究员,主要从事地下流体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315.72

THE MECHANISM OF SHALLOW LAYERS ANOMALY CAUSED BY GROUNDWATER AND ITS RELATED QUES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 摘要: 依照"源、场、外"相结合的地震科学研究思路,提出地下水诱发浅层前兆异常机理。认为降水等因素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可产生一种作用于地壳岩石的附加流体力;地震前,通过多种流体力作用,引起已经积累较高应力的地壳应力——应变场调整变化,并使岩石强度改变,从而促进与诱发浅层地壳的构造变动;其结果是派生或伴生出地形变、地应力、水化学及地电阻率等多种浅层前兆异常。在降水、地下水的多种周期变化成分中,只有那些能与地壳应力-应变过程产生力学耦合的周期变化,才能调制与诱发出异常,这一部分变化可做为广义的地震前兆。孔隙压力、动水压力以及化学腐蚀等原理,是该异常机理的理论基础。列举出六方面的事实做为该机理直接的或间接的证据。
  • [1] 李世愚,吴忠良, 张天中,等.关于中国地震孕育和前兆机理研究的讨论[J]. 国际地震动态. 1988, 8:1-7.
    [2] 马宗普,傅征祥, 张郢珍,等.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2, 203-211.
    [3] 赵洪声,环境调控地震系统动态的一个可能途径——论大气过程的作用(摘要)[C]. 见:中国科协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 天地生综合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310-311.
    [4] 梅世蓉,冯德益, 张国民,等.中国地震预报概论[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3, 30-33.
    [5] 宋贯一. 太阳能量(或动量)是地壳运动的力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9, 24(6):601-606.
    [6] 周硕愚. 系统科学导引[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8. 99~148.
    [7] 郭增建,秦保燕. 震源物理[C].北京:地震出版社, 1979, 20-21, 159.
    [8] 王吉易,董守玉, 万迪.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思路[J].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2):61-65.
    [9] 蔡祖煌,石慧馨. 地震流体地质学概论[C].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0.
    [10] 地质矿产部地质词典办公室.地质词典(一). 普通地质构造地质分册[C].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3, 334-341.
    [11] 力武常次,秋原幸男.物理地学[C].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0, 117-120.
    [12] Mot oaki sat o,等. 1980~1984年中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和卡拉维拉斯断层沿线氢的监测[C]. 地震实验场与地震预报译文集.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7, 4.
    [13] 王景明,常丕兴. 汾渭地裂缝与现代地震活动[J].地震学报, 1989, 1(1):57-66.
    [14] 苏宗正,郝何龙, 侯廷爱,等.太原盆地的地裂及其灾害[J]. 山西地震, 2000(3):1-5
    [加]R. A.费里泽, J·A·彻里.地下水[C].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7, 139-367.
    [16] 车用太,刘五洲,鱼金子.华北地区降雨与地震关系及中期预报新思路.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思路与新方法[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7, 39-42.
    [17] 李志雄,吴邦素, 高旭.大灰厂跨断层形变资料的地震信息识别[J]. 地震, 1995, (3) 222-227.
    [18] 胡惠民,顾国华, 胡恩勇.人工降雨地形变试验[J].地壳形变与地震. 1984, 4(3):258-260.
    [19]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2, 150.
    [20]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一九九八年张北地震[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9, 78-83.
  • [1] 张素欣, 盛艳蕊, 单连君, 张子广, 张秀萍.  地下水动态多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4): 1-6.
    [2] 张素欣, 王晓山, 马栋, 张子广, 曾永忠, 侯立坤, 鉴志英.  华北北部地区地下水10年准周期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27-31.
    [3] 王吉易, 宋贯一,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3) . 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1): 1-10.
    [4] 张素欣, 高景春, 王吉易.  大同地震地下水群体异常周期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4): 42-45.
    [5] 邢玉安, 陈建民, 张平, 徐天海.  井下伽玛强度监测与地震预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1): 58-63.
    [6] 孔令昌.  地下水中气体动态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1): 64-71.
    [7] 燕志强.  赤峰井水氡异常特征与地震预报方法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1): 62-65.
    [8] 林元武, 翟盛华, 范树全, 孔令昌.  隐伏断裂不同深度CO2异常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3): 36-42.
    [9] 王永才, 孙香荣.  河北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溶解二氧化碳、氢和氦分布的地震地质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2): 58-66.
    [10] 王吉易, 张素欣, 郑云贞.  异常系列分析预报新方法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1): 91-9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71
  • HTML全文浏览量:  204
  • PDF下载量:  15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1-11-19
  • 刊出日期:  2002-06-15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

    作者简介:

    王吉易(1941-),男(汉族),重庆市江北县人,河北省地震局研究员,主要从事地下流体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315.72

摘要: 依照"源、场、外"相结合的地震科学研究思路,提出地下水诱发浅层前兆异常机理。认为降水等因素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可产生一种作用于地壳岩石的附加流体力;地震前,通过多种流体力作用,引起已经积累较高应力的地壳应力——应变场调整变化,并使岩石强度改变,从而促进与诱发浅层地壳的构造变动;其结果是派生或伴生出地形变、地应力、水化学及地电阻率等多种浅层前兆异常。在降水、地下水的多种周期变化成分中,只有那些能与地壳应力-应变过程产生力学耦合的周期变化,才能调制与诱发出异常,这一部分变化可做为广义的地震前兆。孔隙压力、动水压力以及化学腐蚀等原理,是该异常机理的理论基础。列举出六方面的事实做为该机理直接的或间接的证据。

English Abstract

王吉易, 宋贯一,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28-41.
引用本文: 王吉易, 宋贯一, 曹志成, 郑云贞, 张子广, 范雪芳, 黄辅琼, 杨明波. 地下水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及其机理与有关的地震预报问题(1)[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28-41.
WANG Ji-yi, SONG Guan-yi, CAO Zhi-cheng, ZHENG Yun-zhen, ZHANG Zi-guang, FAN Xue-fang, HUANG Pu-qiong, YANG Ming-bo. THE MECHANISM OF SHALLOW LAYERS ANOMALY CAUSED BY GROUNDWATER AND ITS RELATED QUES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28-41.
Citation: WANG Ji-yi, SONG Guan-yi, CAO Zhi-cheng, ZHENG Yun-zhen, ZHANG Zi-guang, FAN Xue-fang, HUANG Pu-qiong, YANG Ming-bo. THE MECHANISM OF SHALLOW LAYERS ANOMALY CAUSED BY GROUNDWATER AND ITS RELATED QUESTION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28-41.
参考文献 (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