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

蔡华昌 张四昌 张振江 刘玉枝 任俊峰 何春贵 张启富 刘真友

蔡华昌, 张四昌, 张振江, 刘玉枝, 任俊峰, 何春贵, 张启富, 刘真友.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1-9.
引用本文: 蔡华昌, 张四昌, 张振江, 刘玉枝, 任俊峰, 何春贵, 张启富, 刘真友.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1-9.
CAI Hua-chang, ZHANG Si-chang, ZHANG Zhen-jiang, LIU Yu-zhi, REN Jun-feng, HE Chun-gui, ZHANG Qi-fu, LIU Zhen-you. THE TECTONIC FEATURE OF THE FAULTS IN ZHANGBEI EARTHQUAKE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1-9.
Citation: CAI Hua-chang, ZHANG Si-chang, ZHANG Zhen-jiang, LIU Yu-zhi, REN Jun-feng, HE Chun-gui, ZHANG Qi-fu, LIU Zhen-you. THE TECTONIC FEATURE OF THE FAULTS IN ZHANGBEI EARTHQUAKE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1-9.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4993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49974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蔡华昌(1939-),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河北省地震局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和工程地震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13.2

THE TECTONIC FEATURE OF THE FAULTS IN ZHANGBEI EARTHQUAKE REGION

  • 摘要: 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发生在张家口坝上地区,震区被中、上新世溢流玄武岩覆盖,第四系地层0~3m。电磁波遥感探测结果表明,张北震区存在NEE、NWW和NE向三组断裂。野外调查证实NWW向的小水泉——满井断裂,尚义县套里庄乡东水泉南北向断裂和赤城——尚义大断裂的东西向次级断裂都明显错断中、上新世玄武岩及其夹层。热释光(TL)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三条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分别为16.7万年,20.3万年和14.3万年。张北地震发生在NEE、NE和NWW向三组断裂的交汇区附近,NWW向的小水泉——满井断裂是发震断裂。
  • [1]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
    [2] 杨发,苏宗正.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8, 39-113.
    [3] 李祥根. 京津及河北平原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中国活动断裂[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2, 44-50.
    [4] 徐锡伟,冉勇康. 1998年张北地震构造背景.[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9, 11-28.
    [5] 王慧芬,戴童漠, 范嗣昆,等.张家口汉诺坝玄武岩K-Ar年龄计时[J]. 地球化学, 1985, (3):206-215.
    [6] 刘若新主编.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7] 河北地质学院水土系坝上水文队,汉诺坝玄武岩的时代归属[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78, (2):32-46.
    [8] 易明初,李晓. 燕山地区喜马拉雅运动及现今地壳稳定性研究[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1, 76-78.
    [9] 张先康,等. 活动断裂研究理论与应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8, 1-16.
    [10] 河北省地震局第三地质大队.张家口地质[M]. 1980, (2):106-114.
    [11] 高景春,刁桂苓, 等, 以震源精确定位结果分析张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J],地震地质, 2002, 24(1):81-90.
    [12] 刁桂苓,张四昌, 朱艾澜.张北6. 2级地震发生在小震条带上[J],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34-38.
    [13] 刁桂苓,蔡华昌, 等. 1998年张北6. 2级地震宏观裂度[J].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1):23-30.
    [14] 蔡华昌,张景余, 等. 张北6. 2级地震地裂缝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4):47-53.
  • [1] 范强, 孟立朋, 周月玲, 马栋, 边庆凯.  桐柏断裂活动时代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20-2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04
    [2] 鞠述晔, 孟祥刚, 毕可战, 杜桂林, 崔居全, 荆强, 刘晨.  威海七里汤-横山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4): 27-3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4.006
    [3] 彭丽娟, 陆明勇, 王秀文.  张北6.2级地震前断层活动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1): 54-58.
    [4] 黄秀铭.  冀东环形构造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49-256.
    [5] 卞兆银, 王进英.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点及地震构造带的划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239-248.
    [6] 周翠英, 魏光兴.  沂沭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29-39.
    [7] 李建华, 杨喆.  辽东半岛活动断裂和金州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81-86.
    [8] 谢广林.  应用卫星图象对活动断裂进行新的分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37-44.
    [9] 李孟銮.  宁夏地震活动相关性与诱发前震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10-20.
    [10] 许桂林, 范国胜.  华北盆地北部断裂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37-4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70
  • HTML全文浏览量:  374
  • PDF下载量:  10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1-25
  • 刊出日期:  2002-06-15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4993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4997406)
    作者简介:

    蔡华昌(1939-),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河北省地震局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和工程地震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13.2

摘要: 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发生在张家口坝上地区,震区被中、上新世溢流玄武岩覆盖,第四系地层0~3m。电磁波遥感探测结果表明,张北震区存在NEE、NWW和NE向三组断裂。野外调查证实NWW向的小水泉——满井断裂,尚义县套里庄乡东水泉南北向断裂和赤城——尚义大断裂的东西向次级断裂都明显错断中、上新世玄武岩及其夹层。热释光(TL)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三条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分别为16.7万年,20.3万年和14.3万年。张北地震发生在NEE、NE和NWW向三组断裂的交汇区附近,NWW向的小水泉——满井断裂是发震断裂。

English Abstract

蔡华昌, 张四昌, 张振江, 刘玉枝, 任俊峰, 何春贵, 张启富, 刘真友.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1-9.
引用本文: 蔡华昌, 张四昌, 张振江, 刘玉枝, 任俊峰, 何春贵, 张启富, 刘真友. 张北地震区的断裂构造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2): 1-9.
CAI Hua-chang, ZHANG Si-chang, ZHANG Zhen-jiang, LIU Yu-zhi, REN Jun-feng, HE Chun-gui, ZHANG Qi-fu, LIU Zhen-you. THE TECTONIC FEATURE OF THE FAULTS IN ZHANGBEI EARTHQUAKE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1-9.
Citation: CAI Hua-chang, ZHANG Si-chang, ZHANG Zhen-jiang, LIU Yu-zhi, REN Jun-feng, HE Chun-gui, ZHANG Qi-fu, LIU Zhen-you. THE TECTONIC FEATURE OF THE FAULTS IN ZHANGBEI EARTHQUAKE REGION[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2, 20(2): 1-9.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