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

王永才

王永才.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J].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1): 69-75.
引用本文: 王永才.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J].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1): 69-75.
Wang Yongcai. DECAY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GAS)AS CARRIER OF THE CHANGE IN RADON CONCENTRITION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0, 8(1): 69-75.
Citation: Wang Yongcai. DECAY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GAS)AS CARRIER OF THE CHANGE IN RADON CONCENTRITION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0, 8(1): 69-75.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

DECAY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GAS)AS CARRIER OF THE CHANGE IN RADON CONCENTRITIONS

  • 摘要: 本文根据氡在岩、水、气中分布特征和地震前后在某些活动断层上,地下水(气)的向外释放,提出了水氡、气氡的水(气)载衰变机理。指出水氡、气氡与地下水(气)的流速、岩-水中氡的不均匀分布有关,并从而使它成为映震比较灵敏的组分。在水、气两相流情况下,水氡、气氡浓度还与氡在水、气中的分配有关。同时观测水氡和气氡,可以获得更多的地壳应力应变及其伴生效应的信息。
  • [1] 玉吉易等,水氡前兆机理,地震科学研究, 2,1984.
    [2] A. Mogro-Campero等,氡浓度变化机制,地震地质译丛, 3,3,1981.
    [3] 马殿宙,氡前兆的气载机理,华北地震科学, 5,1,1987.
    [4] 唐山地震工作队, 唐山地震短临前兆资料,地震出版社,1977.
    [5]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写组,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地震出版社.198.
    [6] 阎贤臣等,活断层上覆土模中气体成分特征,中国地震, 3,4,1987.
    [7] 张必敖等,阿尔金断裂东北段断层气体的初步研究,西北地震学报,9, 2,1987.
    [8] 张炜等,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探索活断层中的应用,中国地震,4,2,1988.
    [9] 辽宁省分析预报中心四室,关于放射性射气测量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地震研究, 7,4,1984
    [10] 王青易等,氡团混入的水动力模型,地震科学研究, 1,1979(试刊).
  • [1] 李桂清, 吴学瑜, 刘兆友, 韩久英, 马艳华.  断层土壤气采气率对气氡观测结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32-36.
    [2] 李桂清, 徐婉君, 彭淑丽, 李红梅, 贾婧.  濮阳地震台断层土壤气采气率对气氡观测结果影响的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2): 34-38.
    [3] 张子广, 张素欣, 孙佩卿, 张跃刚, 边庆凯, 乔子云, 陈建国, 解用明.  水氡与气氡动态的对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3): 1-6.
    [4] 黄戌辰.  断层气氡灵敏“穴位”的试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4): 51-56.
    [5] 侯彦珍, 王永才, 张根深.  土壤气氡测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2): 55-59.
    [6] 张文冕.  水氡脱气效率的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1): 39-45.
    [7] 马殿宙.  氡前兆的气载机理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59-160.
    [8] 冯在成, 李庆朝, 潘维双, 张来荣.  气压对水氡测值的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108-113.
    [9] 王永才, 冯玮, 侯彦珍.  低频振动作用下土壤气中氡浓度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17-22.
    [10] 张玉松, 李宣瑚, 杨玉荣.  水氡预报地震的图象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2-5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30
  • HTML全文浏览量:  265
  • PDF下载量:  9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9-03-13
  • 刊出日期:  1990-03-15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

摘要: 本文根据氡在岩、水、气中分布特征和地震前后在某些活动断层上,地下水(气)的向外释放,提出了水氡、气氡的水(气)载衰变机理。指出水氡、气氡与地下水(气)的流速、岩-水中氡的不均匀分布有关,并从而使它成为映震比较灵敏的组分。在水、气两相流情况下,水氡、气氡浓度还与氡在水、气中的分配有关。同时观测水氡和气氡,可以获得更多的地壳应力应变及其伴生效应的信息。

English Abstract

王永才.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J].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1): 69-75.
引用本文: 王永才. 氡变化的水(气)载衰变机理[J].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1): 69-75.
Wang Yongcai. DECAY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GAS)AS CARRIER OF THE CHANGE IN RADON CONCENTRITION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0, 8(1): 69-75.
Citation: Wang Yongcai. DECAY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GAS)AS CARRIER OF THE CHANGE IN RADON CONCENTRITIONS[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90, 8(1): 69-75.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